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伸手打掉手机”是一堂安全教育课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司马童    责任编辑 王艺
2016年06月18日 08:35:00

更多

近日,广东江门男子罗先生准备过马路时,手机突然被一外国人伸手打落在地,屏幕也被摔坏,两人随即相互拉扯起来。

  近日,广东江门男子罗先生准备过马路时,手机突然被一外国人伸手打落在地,屏幕也被摔坏,两人随即相互拉扯起来。民警赶到协调,对于摔手机,外国男子表示过马路时看手机是一种很不安全的行为,因而想提醒一下罗先生,经民警劝解后两人终握手言和。(6月16日《南方都市报》)

  一位年逾七旬的德国老人,看到有中国男子过马路还不忘看手机,情急之下干脆伸手将其手机打掉——这种将他人生命视作自己生命的关爱意识,或许谈不上像网友调侃的那样是“国际主义精神”,但却着实教一些国人见识了什么叫谨慎行路、安全第一。尽管在某些国人看来,这位老外的安全提醒似嫌过于“粗暴”,但也不妨循着老外的思路去想想:真要出了事故或酿成悲剧,现在的“粗暴”动作才是真正的“柔情”提醒了。

  老外为了提醒安全,在马路上打掉中国男子的手机,而且事后愿意买部新手机作赔偿,可见其在部分国人眼里的方法粗鲁,并不掩盖他善意帮助的良苦用心。由此不禁想到,数年前,福州一家培训机构的一名芬兰外教,曾连续五天在一斑马线处观察,发现几乎没有车子礼让行人。于是,他决定在过马路时,用自己学来的中国太极拳动作,提醒司机减速慢行。这则“斑马线打太极”的新闻,当时很快成了诸多媒体的聚焦热点。

  “伸手打掉手机”和“斑马线打太极”,都是来自不同国度的老外人士,由于“看不惯”部分中国人对交通安全的缺乏重视,于是作出了让我们“少见多怪”的热心提醒。可从人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与思维来审视,老外们的“奇葩”表现,又何尝不是一堂堂鲜活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因此,江门那位手机屏幕被摔坏的男子,后来不要老外任何赔偿,还与提醒者握手言和,我以为正是缘于其“以德报德”的正确领悟和反思。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大力宣传和引导治理,如今在许多城市,驾车者在斑马线也不慢行、不让人的交通陋习,正在一点点地逐步改观中。不过,相比之下,一些人平时行走和过马路时,眼睛仍然盯着手机屏幕不放的可忧一面,则确实还比比皆是,甚至让我们见怪不怪了。这样的不良习惯其危害到底有多大,看看媒体中不时报道的“女子低头玩手机掉到河里淹死”、“父母玩手机2岁孩子遭车碾压”等悲剧,相信许多人只是出于“他人事情耳边过”,心存侥幸而没有去好好重视。

  老外“伸手打掉手机”的柔情你该懂。也许在他们的国度,对于像我们这种不懂自爱的“过马路玩手机”等行为,会被看作一种极端无视安全防范的过错,甚或可能被作为严重的失信记录,在个人求职、保险等诸多方面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也正因为这种习惯和意识,老外到了我们这儿,才会“条件反射”地主动出手,用一些让我们惊诧的举动来助人为乐了。

  伸手打掉手机,宁愿再来赔你。不要以为这只是一桩令人发谑的可笑谈资,而更应看到我们在遵守规则、自律自醒等方面的行为短板。有缺点、有不足并不可怕,怕的是把他人的循规蹈矩、严以律己,看成刻板固执或是太不聪明。“伸手打掉手机”的这堂安全教育课,教育的不仅仅是江门那位罗先生,毫无疑问也包括了生活中的你、我、他。

标签: 手机;老外;马路;斑马线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