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燕赵晚报:砸警车求关注“网红”成了病态红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张培元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28日 15:35:00

更多

近来,有网友在河南济源同城圈内发布一段视频:一年轻男子站在警车前,手持棍棒扬言,如果该视频点击量超过五千,立马将身后的警车给砸了。

  近来,有网友在河南济源同城圈内发布一段视频:一年轻男子站在警车前,手持棍棒扬言,如果该视频点击量超过五千,立马将身后的警车给砸了。公安民警核实确定,该视频系在沁园公安分局办公楼前拍摄。目前,制作这段视频的靳某、郭某因涉嫌寻衅滋事分别被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4日的处罚。(新闻详见6月27日《大河报》)

  放言砸警车,胆子真不小。事后虽然被证明是虚张声势的“假动作”“作秀式表演”,但偷鸡不成蚀把米,视频“主演”和摄像者为此付出的代价却不小。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人拍此视频的理由十分荒唐——期待点击率超过5000成为“网红”,进而借“网红经济”大赚一把。从结果上看,他们求“红”之目的虽然暂时达到了,但其“红”得极其病态,“红”得让人憎恶。

  互联网改变着社会,网络同时也放大了某些人追逐名利、走捷径求暴富的欲求。有一种理论称:在网络时代,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也就是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都愿意付费购买的粉丝,便能糊口。这,几乎成了某些“网红”不择手段急于将自己炒红炒紫的“理论基础”和“成名定律”。为了一夜成名,有人靠脱、有人靠谣,行事全无底线,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

  虚拟社会不能成为“无德经济”的名利场和发酵池,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淙淙流淌的道德血液。急功近利的“网红经济”大行其道,哗众取宠甚至是无德无良的网红横空出世,意味着网络生态环境的沙化、网络负能量的集聚。某些大V吸粉不择手段、言行毫无底线,而那些所谓的铁杆粉丝则热衷于猎奇猎艳逐臭审丑,二者共同合谋,打造了一个日益劣质化的“商圈”“利益圈”“朋友圈”,在虚拟与现实空间均产生了莫大腐蚀作用。

  “网红”不可怕,怕的是不正常逐“红”的路径、动机、目的和方式方法。别把“砸警车求关注”之类的荒唐表演当成笑话,它已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向社会展示了无底线的“网红经济”到底是怎样一种“病态红”,生动证明了“无德经济”对某些人灵魂的锈蚀已到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因此,除了对靳某、郭某处以法律制裁,我们更应反思:如何进一步划清并守好虚拟世界的底线,使网络空间真正变得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标签: 视频;底线;警车;铁杆粉丝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