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一路行贿无阻,司法尊严碎了一地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舒锐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01日 08:26:43

更多

据报道,河南一公司总经理王顺喜通过行贿新乡中院立案庭庭长,使得本应由河南高院审理的借贷纠纷案,得以降级在新乡中院审理,之后又向三名合议庭法官行贿。

  据报道,河南一公司总经理王顺喜通过行贿新乡中院立案庭庭长,使得本应由河南高院审理的借贷纠纷案,得以降级在新乡中院审理,之后又向三名合议庭法官行贿;被告方提管辖权异议并申诉至最高法,王顺喜又行贿最高法一名内勤人员,打探消息;借贷纠纷案由河南高院立案重审后,王顺喜又行贿了河南高院的纪检监察局一名副局长,还委托这名副局长向两名河南高院法官送购物卡,以求在案件上获得帮助。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人们习惯于将司法尊严喻为皇后的贞操,不容质疑、不容亵渎。可以说,在所有公权力行使者中,人们尤为期望司法者能够清正廉明。“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遗憾的是,在这起案件中,王顺喜竟然可以从河南新乡中院“一路行贿”到最高法,涉及八人收受财物(其中有6名法官)。我们有必要追问,王顺喜何以“一路行贿”无阻,“皇后的贞操”为何屡屡失守?

  实际上,司法人员乃至司法机关的领导都并非活在真空里。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尤其是在全社会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总体水平并不高的语境下,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的招呼、说情,甚至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要求。再加上,法官待遇相对律师低不少,一些人容易产生失衡心理;一些法院内部管理制度出现漏洞或流于形式;法官自由裁量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敢于铤而走险……当这些现实因素和利益诱惑叠加在一起,司法腐败的潘多拉魔盒就很容易被打开。这或许也是这起数年前的司法腐败窝案,能够发生的原因。

  防范司法腐败,近年来,中央一直在想办法。201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而最高法院《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也对优化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健全审判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确保审判权独立公正行使、司法公开等方面做出了详细部署。某种意义上,此案能够被曝光,也正是近年来推进司法公开的结果。

  公众期待,每一个胆敢玩弄司法腐败,亵渎司法尊严的人,都受到法律的严惩。公众更期待,随着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入,更为系统化的司法权制约制度及保障机制能够陆续出台、一一落实。一方面,排除司法干扰,让审理者裁判;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由裁判者负责。只有以严密制度堵死司法腐败的“暗道”,“一路行贿”才可能成为历史。


标签: 司法;行贿;高院;中院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608/W0201608013952178938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