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心底的“垃圾”情绪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 闻 德 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04日 07:05:23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样的伤痛,能在善良人性的光照下得以抚平;这样的遗憾,能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弥补。
这几天,一则类似黑色幽默的社会新闻让人大跌眼镜——长沙一位网约车司机与乘客因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网约车公司最后的处理办法是:经过后台设置,在这个租车平台上,他们今后将“永不匹配”。
“永不匹配”!这是多么决绝的态度。对网约车公司来说,作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是出于不引发再次冲突的无奈之举、“聪明”选择,但在我们看来,透出的却是一股悲凉之气。
引发纠纷的成因并不复杂——乘客举止不当,司机没给好脸色,乘客赌气给出差评,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示弱,以至于情绪恶化到不可收拾。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去年成都女司机因“路怒”反复别车被暴打是一例;前不久,在湘潭高铁站,一个人因随地吐痰而遭人一把推下月台,险遭不测,是又一个极端事例。
在这些案例里,“人世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小资情调被打脸,“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古训被遗忘,“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君子之风荡然无存。我们不禁想问:这究竟是怎么啦?
每个人都有“垃圾”情绪,都有心理暗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将心理的暗影移除,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还真得好好修炼。
我们真心想说,生活不是战场,毋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
据了解,两人事后其实颇有悔意,都觉得在高温之下太冲动了。其实,清夜扪心,假如是我们碰到这种情况,恐怕都会反思:何必呢?活着已是幸运,遇到更是缘分,为什么要因为一点小事成为永远的敌人呢?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那么,以极端情形设计的“永不匹配”模式,是否可以根据这种情况作出调整呢?“永不匹配”,看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其实留下的是永远的遗憾。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样的伤痛,能在善良人性的光照下得以抚平;这样的遗憾,能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弥补。
化干戈为玉帛,变仇怨为笑谈。这不是奢望,而是正途,是可以做到的。
标签: 匹配;乘客;司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