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培训班成了兴趣的杀手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雨茂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04日 18:00:42

更多

长期强化训练,程式化思维,大量刷题,这一切可能带来高分,却不能培养学生对某个专业的真正兴趣。大量课外补习非但无助于专业兴趣的形成,反倒成了兴趣的杀手。

  长期强化训练,程式化思维,大量刷题,这一切可能带来高分,却不能培养学生对某个专业的真正兴趣。大量课外补习非但无助于专业兴趣的形成,反倒成了兴趣的杀手。

  如果问20年前的大学生,他们的中学在哪里就读,答案一定毫不含糊;如果问近些年的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他们虽然也会给出答案,但许多人的答复一定言不由衷,因为他们除了上正规学校,还要上各式培训班。现在的学生是由学校与培训班共同培养的,说句得罪正规学校的话,许多学生实际上是培训班毕业的。

  同事的女儿就读于本市最好的一所初中。据她讲,班上一位男孩上初中之前,在培训班几乎学完了所有课程。虽然男孩每次月考成绩都遥遥领先,但大型考试总是不尽如人意。男孩不服气,把这归结为月考试题难而大考试题简单,老师们则认为他上培训班速成,在学校不认真听讲,所以基础不牢。

  普通学生上培训班,艺术生又如何呢?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我监考美术高考,一个班30名考生,素描画得与女模特儿相像的仅有两三人,其他考生的作品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大多数考生都是高二才开始学习美术,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各个画室度过的。音乐专业学生也如此,许多都通过培训班突击学习笛子、手风琴等容易速成的乐器考上大学的。因为缺乏长期艰苦的训练,基础薄弱,文化知识浅,对艺术的理解不深入,加之不是真心热爱艺术,这些学生到大学迅速遭遇专业瓶颈,想要有所发展很难。

  除了功利化、基础不牢等速成的弊端,学习能力差、思维趋同、创新不足也是培训班的问题。2015年高考,江苏一家培训机构自认为押中高考作文题,但结果让人失望,所有参考范文的学生,语文成绩均不佳。因为这批学生的作文被阅卷组认定雷同。作文最需要彰显个性,注重创新。近年来,余秋雨体、新概念体、《读者》体、《意林》体等各领风骚,培训班是不可忽视的幕后推手,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却每况愈下。

  培训班毕业生还有一个病症也值得深思,那就是考高分与专业兴趣并无关联。长期强化训练,程式化思维,大量刷题,这一切可能带来高分,却不能培养学生对某个专业的真正兴趣。大量课外补习非但无助于专业兴趣的形成,反倒成了兴趣的杀手。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可怕的智力浪费;对家长来说,则是精力、财力的消耗。家长们也许明白这一点,但为了升入排名靠前的大学,只能舍下孩子去套“狼”。


标签: 培训班;学生;专业兴趣;考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