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段子”背后是个性化审美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劭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08日 10:21:03
在6日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欧阳夏丹连线白岩松,引用网友的顺口溜“努兹曼的话,吉赛尔的腿,火炬的创意,白岩松的嘴”,来告诉白岩松,很多人都喜欢他开幕式的解说,现在他已经是“网红”了。
在6日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欧阳夏丹连线白岩松,引用网友的顺口溜“努兹曼的话,吉赛尔的腿,火炬的创意,白岩松的嘴”,来告诉白岩松,很多人都喜欢他开幕式的解说,现在他已经是“网红”了。而白岩松则回应网友的调侃:“以后就叫我网白吧,争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多给大家创造一点段子。”
没有比较,就看不到差别。当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很多看了白岩松解说段子的人,开始后悔没有收看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频道——原来,开幕式的解说,也可以如此精彩。在人们的观看经验中,开闭幕式有什么可以出新的呢?无外乎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哪一个国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多少,旗手是谁,该国的夺金点何在。最多,介绍一点该国的背景资料,反正只要撑到该国走出镜头即可。
这是一般解说的套路。此时,评价解说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解说中有多少创意和亮点,而是不出错——不能读错字,要知道很多外国国名和人名是佶屈聱牙的,一不留神就容易读错字;当然,还不能算错时间,当一国走来时解说必须跟上,当一国走出镜头时,结尾必须清晰。这样的要求本身没有错,这是解说规范的体现,我们也习惯了这样的规范解说,但是,规范不该成为最高标准,规范之后还应思考:这样的解说,能提供多少受众感兴趣的信息,能体现多少参赛国体育、文化的魅力,能表达多少主持人的个体判断和审美?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规范的要求其实在降低。当人们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获得更多信息获取和公共表达的渠道、机会时,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其实更倾向于人际传播和关系传播——传播是为了形成更紧密的联系,传播是为了形成一个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共同体”。所以,传播者必须是有个性、有魅力、有血肉的;所以,传播的内容必须是有看点、有趣味,能够分享,可以引起共鸣的。这才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喜欢看到的传播。如果,大众传播还像以前一样,板着面孔、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谁还会感兴趣呢?
用一个传播学中的术语来表述,那就是大众传播者应该学会“人格化传播”——即便在大众传播平台上,也应该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个体。在这一点上,白岩松显然做得更好。虽然,他的身份是央视的主持人,虽然他主持的是奥运会开幕式,但是,他在解说中依然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存,展演自己的个性表达。可以说,这是央视新闻频道的开幕式解说,但更是打着白岩松烙印的解说。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个人的幽默、男人的狡黠、主持人的立场,看到了白岩松的喜怒哀乐。
这样的解说,是其他频道看不到的,因为评价标准不同,因为主持人的个性不同。白岩松的放松和个性审美,给我们一个启示——可以以自己的视角,自由地收看、解读奥运会。此次里约奥运会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自由、宽容、奔放,在收看和解读时也就没有绷着,没有必要把金牌的得失看得太重。奥运会既是体育的盛会,也是文化的盛会,还是吐槽的机会,观察奥运会的视角实在太多,像白岩松一样,把奥运会当成是一次表达个性审美的机会,分享一些有趣味的段子,就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和选择。
就像,看到孙杨首战摘银时,我想到的不是失利,已经获得银牌了,怎么能算失利呢?如果这也算失利,其他选手还怎么活?就像,看到孙杨抱着熟悉的记者痛苦时,我想到的不是他的压抑,而是他的真性情,以及背后的故事——这个记者是谁呢?孙杨会对澳洲选手的攻击如何回应呢?即便,这样的视角有些八卦,但如果八卦能够让人们更好、更多元地分享奥运会,又有什么不可?
从今天起,像白岩松一样,做一个奥运会的段子手吧。
标签: 白岩松;传播;奥运会;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