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带病提拔,先查查谁给开的绿灯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肖擎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01日 09:22:43

更多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让每一个环节都有实实在在的压力在身。

  把责任挺在前面,以责任追究压阵,打牢日常了解、综合研判两个基础,抓好动议审查、任前把关两个关键,既源头预防又全程把关,形成责任清晰、措施有力、相互衔接、完整闭合的防范机制,是意见传递的明确指向。

  “带病提拔”是选人用人的一个大问题。几年前,中组部有过一项统计,各地受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20%左右。翻看中纪委官网发布的领导干部“落马”信息,不少人履新没多久就被纪委请去“喝茶”,后续调查显示,“出事”干部的问题多爆发在原来的岗位上。

  带病提拔的危害,不只在于“病人”对公权职位的不当占用,更在于它违背公平公正,对组织工作、干部人事制度的巨大杀伤力。每一个带病提拔案例的背后,人们不只聚焦“病人”的病情和病发过程,更会关注选人用人制度的公信和效力。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已有不少规定,但具体到一些地方和部门,按规矩来就会打折扣,把关意识也会流于形式。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事任免权有的时候仍高度集中于“一把手”等极少数人。“一言堂”有威力,“递条子”、“打招呼”等暗箱操作有市场,生病了还能屡获提拔也就在所难免。

  《意见》之所以明确强调,“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就在于干部提拔任用不是哪个人的私事,也不是哪群人的小事,“不生病”“不带病”之所以要作为一道门槛,一个前置条件,也正在于选人用人对应的是公共性。理论上,一个有污点、生了病的官员,提拔后并非一定不可能秉公用权,为民服务,但无论是从政治伦理还是从政要求来看,官员生了病,应当在病发时受到检视和处理,带病提拔是带电的高压线,是不能闯的禁区。

  “一把手”在公共权力序列里处在高的位置,但在制度的约束之内。看看《意见》对各个环节责任的规定,看看其中对各个环节责任人责任追究的规定,看看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环环相扣,步步咬合,指向的就是让制度发力,让每一个环节、每一级责任主体、每一个责任人有责必担,失责必究。

  有的时候,制度会被认为很虚。有的制度是本身有问题,有的则是执行的人让它变虚。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让每一个环节都有实实在在的压力在身,让每一个责任人都有不敢轻视的敬畏感,识不出带病干部怎么办,什么人、什么环节为提拔带病干部开了绿灯,靶向精准,追究有力,制度就不会虚。

标签: 干部;环节;制度;追究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