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让真实直抵人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董小易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14日 07:57:42

更多

为了抢救24岁的病人,医院急诊室的医生们轮流用手掌、胸口、胳肢窝来温暖能够救命的“血袋”,为了多争取一些救命血,急诊科主任向血库苦苦哀求。

  为了抢救24岁的病人,医院急诊室的医生们轮流用手掌、胸口、胳肢窝来温暖能够救命的“血袋”,为了多争取一些救命血,急诊科主任向血库苦苦哀求;一位年轻的妈妈怀孕5个月被检查出患恶性胰腺癌,她决定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与病魔顽强斗争……

  近日,一部豆瓣评分9.7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几乎刷爆了朋友圈。时而让人扼腕叹息,时而让人热泪盈眶,《人间世》带观众走入真实的医疗第一线。它用“反完美”的拍摄风格,刷新了人们对医生、对医院的理解与认知,在真人秀和玄幻剧霸屏的当下,像一股清流,真实地触动人心。

  在许多观众看来,该片最打动人心的是直面死亡,打破了以往“妙手回春”的传统剧情套路,《人间世》真实描绘医生内心的痛苦、生活的挣扎。第一集《救命》,就展现了两个年轻病人“不治”的案例——32岁的急性心衰病人朱建峰和24岁的海鲜中毒病人邹磊。

  作为一家拥有109年历史的全国三甲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院方起初很担心,这些案例的播出会引来不解。然而,纪录片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在含泪看完节目的同时也更理解了医生。观众看到,疾病的治疗何等凶险,为了向死神争取一线生机,医生们轮番上阵为病人做心肺复苏,直到体力透支;也看到生命如此无常,尽管拼尽全力救治,换来的依然是死神的眷顾……《人间世》传达了朴素的哲理:悲欢离合乃世间常态,在疾病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无助。

  《人间世》也把镜头伸向更隐秘的角落,照进更为深刻的现实——一位等待供体多年的病人,因为无法在24小时内赶到上海,错过了器官移植的最佳时机;等待心脏移植的小伙终于等来了供体,手术费却成了他犹豫不决的原因;上海瑞金医院的急诊室,几乎每天都要迎来大量患者……优质医疗资源紧缺、就医成本高,是人间世态中的另外一种“不完美”。

  “我们希望以医院为原点,通过观察医院这个标本,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生的无奈。”总导演周全说。因此,由60余位80后、90后组成的摄制团队,“蹲守”在上海各大医院拍摄了一年,不断与医生、患者进行沟通,才让人们看到了这些动人的故事。

  纪录片的真实或许会刺痛人心,但正是凭借这种老老实实的记录,《人间世》为观众突破了认知的边界,让人重新思考我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它让我们愿意耐心去倾听、积极去沟通,而这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纪录片先驱格里尔逊曾说,纪录片不仅仅是反映现实的镜子,更应当是改变社会的锤子。纪实题材作品《白色巨塔》曾让日本人重新审视日本的社会问题;美国纪录片《病人》则大胆揭露美国医疗制度的黑暗。《人间世》想做的,则是重建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拍摄过不少医疗纪实类影视作品,如《急诊室故事》《生命缘》《因为是医生》,都尝试还原医生的面貌、搭建沟通的桥梁,均获得不错的口碑。

  可喜的是,《人间世》所倡导的和谐愿景,已经找到了坚实的落脚点。近段时间,医疗领域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我们同样需要看到,对于医患矛盾和医疗体制改革,单靠一部或者几部纪录片无法做到药到病除。这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己特定的岗位上勇敢地承担、作出改变,也需要我们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而不仅仅停留于观看和呼吁。

  

标签: 人间世;纪录片;医生;观众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