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网红校长”拒女儿上名校,点醒“择校狂”的家长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张莹    责任编辑 杨静涛
2016年09月20日 08:32:24

更多

家长为孩子筹谋划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必太纠结于孩子是否在“名校”。

  常州市朝阳中学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到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最近,殷涛的一篇文章《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又让他成为“网红”,殷涛的做法获得了常州市教育局局长的力挺、点赞。(9月19日现代快报)

  初看这条新闻,笔者也是不理解的,明明孩子那么优秀,难道就为了所谓的“教育理想”断送了孩子的前程。继续浏览文章,发现殷校长的一番话改变了笔者的看法:“他们的父母是敢闯的能人,跨省联姻,基因优化,正当最好的年纪生子,顺产多,更聪明;他们有兄弟姐妹,更有责任感,善良能干,懂得感恩……”许多家长和殷校长的同仁都把“外来打工者的孩子占多数”当作朝阳中学的劣势,而殷校长却摒弃了歧视,从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这个学校。

  想想现在家长为孩子择校做出的努力,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托关系,找门子,改户口,去外地,不惜高价买校区房……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然而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所谓“好学校”的孩子就一定优秀,一般学校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成材么?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招牌学校”,但就算再扩招,再开办分校,招收的学生也是有限的。总会有学生在城镇的一般学校或者是教育匮乏的偏远地区学校上学,他们当中不乏佼佼者,依然有山路里走出来的领导者或企业家。

  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也是无可厚非,但过分放大“名校”的光环,从“小家”到“大家”的角度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心中的“名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在校的学生优秀,家长的社会地位也高。但正因为这样,“名校”的弊端也是暴露无遗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挤进“名校”、“好班”,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数量膨胀,学生多了,老师照顾不过来,有可能就只关注那些成绩偏优的孩子,一般中等生就会遭到冷漠或排挤。而且身边同学的好出身好家庭,也无意中会让孩子陷入攀比之中。你把孩子放到所谓的“好环境”里,但他未必是优秀的那个群体,就极有可能造成孩子胆小自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另外,家长对于“名校好班”的盲目热衷,也会起反作用力。一些学校会借着好名声,扩招生源,开办分校,而“加量不加价”的打法也让资源缩水,教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家长为孩子筹谋划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必太纠结于孩子是否在“名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办学的特点和风格,每个学校的学生也有自己成长的个性和空间,也许身处在更为平常的教学环境中,孩子没有了“好学校”的负担,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加舒服自然,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识是不局限于地域和老师的,只要用心领会,掌握方法,上不上“名校”都可以锻炼培养出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孩子。

标签: 网红;校长;择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