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 可以另辟蹊径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潘如龙    责任编辑 陈斌
2016年10月09日 09:08:18

更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大支柱。如何推动两国更大规模的学生交流具有战略意义,两国政府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日前发表文章,报道了有中国留学经历的美国学生对中国所持的态度。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经历让他们认识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对中国的态度“更加积极”。这种亲身体验所产生的认识和感情最有温度、最有感染力,这些留学生所讲的中国故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

  可是,他们来中国留学之前,多数人对中国的认识并非如此。曾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任教的山姆·布恩在博客中这样写道:“作为美国人,我们每天在新闻中听到的有关中国的新闻,就是中国对美国又产生了什么威胁。”曾两次留学中国的亚当·卡拉翰说,由于受到西方媒体的误导,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偏消极。

  而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之后,他们的认识完全发生了变化。中国发达的电商、快捷的高铁、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让留学生们惊叹不已。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感到亲切、友好。又快又便宜的中国高铁让山姆羡慕。“感受到超越国籍和种族的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联结,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亚当,则情真意切地建议身边的朋友“一定要用开放的眼光和平等的视角去中国看一看”。

  山姆和亚当们所讲的中国故事,无疑是对中国最好的宣传。亲身经历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如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从外访的政府官员或归国留学生口中,听到关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具体情况一样,那些绘声绘色的细节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皮鞋擦一次穿半个月都很干净……同样地,对于美国人民来说,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就是来中国,最好的信源之一就是这些留学生。

  想当年,斯诺的《西行漫记》使“延安故事”传到美国,传遍世界,从而使我党我军赢得了国内国际广泛同情、理解和支持,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推动力。70多年前“驼峰飞越”,40多年前“乒乓外交”的经典故事激荡着两国多少人的心灵,推动着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自从1978年,中美两国达成互派留学生协议以来,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留学目的国,约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来中国留学的人数则相对较少。2008/2009学年,我国留美人数接近10万,美国则只有1.3万人留学中国。从2010年起,在“十万强计划”的强烈推动下,到2014年底美国约有10万人留学中国。但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长更快,仅2014/2015学年,中国留美人数达30.4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大支柱。交流促进了解,了解减少误解。如何推动两国更大规模的学生交流具有战略意义,两国政府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美国去年又提出了“百万强计划”。对此,我国应当在设置政府奖学金上加大力度,同时,推动教育部门与美方协调学分管理,动员企业参与赞助,不断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习、工作,一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更多外国人讲中国故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而这信心,正是一个大国的自信所在。

标签: 中国故事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