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让科研人员创新智慧充分迸发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肖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13日 06:07:55

更多

只要浙江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颗红心干到底,不但可以突破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瓶颈,还完全可能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浙江虽然高校不多,但经济基础好、企业众多,且具有创新基因。

  继创办全国首个工程师学院后,10月11日浙江大学以本校5位学者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与大型企业成立股份公司,这些学者分享成果转化股权70%的奖励。浙大作为浙江高校的领头羊,也是全国高校的翘楚,此举极具示范意义。

  当下科技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国人一边感受着祖国科研成果“上天下海”的荣光,一边感受到“中国制造”变“中国智造”的举步维艰。核心问题正是许多科研成果长期被“束之高阁”,久而久之与产业转化成为“两张皮”。本次浙大的尝试堪称破题之作。

  首先,让制度护航成果转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中科技往往难以转化成生产力,这迫切要求我们找准短板,用制度加以保障。制度设计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将破除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加快建立“政府财政投入、担保贴息、产权质押、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的全套科技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其次,将人才新政落到实处。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也是成果转化的主体。省委此前下发“人才新政25条”,正是为了释放人才的创新动能。加快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确保“人才新政25条”得到落实。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形成多层次或更精细化的职称评聘标准,改变单一职称评定办法,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及时调研人才需求状况,制定解决方案。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办事流程,尽可能为人才提供便利,增强人才的获得感。

  第三,股权激励能加速转化。70%,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奖励科技人员比例之高,在我省属首例。这折射出浙江对人才的诚意,更表明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代产权理论奠基人斯科认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产权可以被引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浙大的这项改革正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提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奖励比例,能极大地激发科技人员寻求成果转化的动力。这些动力又将助力科研成果持续转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一书阐明了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该书指出:硅谷头顶着“人类进步中心”的桂冠,其实并没有创造过太多重大发明,那些对人类影响重大的创新如半导体、电话、原子能的诞生都跟硅谷没关系。但硅谷有一种老牌实验室所不具备的特殊技能——迅速理解一项科技成果对社会可能存在的颠覆前景,并将其发展成产业。很多美国东海岸以及欧洲的高精尖发明,只有到硅谷转化才有机会改变世界。

  硅谷的成功无疑为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启示。如今人们言科技必称硅谷,其实硅谷的体量与传统国际名城差距巨大,却丝毫没有影响其“人类进步中心”的光芒。浙江虽然高校不多,但经济基础好、企业众多,且具有创新基因。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颗红心干到底,不但可以突破成果转化这一瓶颈,补齐科技创新这块短板,还完全可能以小博大、弯道超车、后来居上,最终在未来科技创新的版图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标签: 成果转化;硅谷;科技创新;人才;成果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