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错误,范冰冰和华师都犯了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彭健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28日 09:53:54
高校又是否应该跟范冰冰这样娱乐明星保持距离呢?
这些天,范冰冰被华中师范大学请出校园一事颇受关注,各种说法不一而足,甚至开始分边站队:有的认为华师应该挨一百块板砖,有的则要为华师点一百个赞。为了搞清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把现场视频以及涉事各方的声明看了几遍,发现大致的情形可能是这样的——
冯小刚工作室联合两家电影公司一起在华师搞了个最新电影的提前观影,及“喜剧的挑战”幽默研讨会。起初安排参加活动的大咖只有冯小刚、刘震云、方方,并没有范冰冰,但后者却坚持要来。进场前,范冰冰已在学校门外周旋了一个小时,但进场后寒暄了没几句,就被告知得离场。心直口快的冯小刚在一旁看得气不过,拿起话筒就说是因为安保和协调问题,范冰冰必须离场,不然就要断电,最后范冰冰只能含着泪黯然离去。这一次,霸气的“范爷”哭得像《还珠格格》里的小金锁。
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迅速刷屏,华师方面也及时作出了回应。回应的内容紧紧扣住“事先并不知道范冰冰要到场”以及“防止局面失控”,并表明“不涉入任何商业活动的立场”,显得有理有节。如果从契约和规则出发,范冰冰的闯入确实有违约之嫌,只是或许连她本人也没想到,这样一桩“小事”会引发一场风波。
但如果要把这件事放大和拔高,认为华师打了中国最红女明星的脸是“学术的傲骨战胜了娱乐的轻浮”,认为华师的强硬作派是捍卫了规则和高校的底线,给中国高校长了脸,我也不太同意。
按照华师的说法,“不涉入任何商业活动”是其一贯的立场,这也可以理解为华师的“规则”和身为高校的底线。但尽管被冠以研讨会之名,这次几家商业影视公司联合在华师搞的这场活动,怎么看都显得商业味十足,冯小刚新片上映在即,来的都是主创,现场还先搞了点映,凡此种种,都很难同“商业”二字撇清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华师拒绝范冰冰的理由是后者没有按规则办事,自己不过是在坚守规则,那么面对自己声称的“不涉入任何商业活动”的规则,怎么又表现得有些暧昧呢?
前段时间回了趟母校,发现从前熟悉的校园几乎变得不认识了:开水房变成了品牌手机体验店,食堂变成了驻扎在校园里的银行……浓重的商业化气息,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当然,你可以说这每一个商业项目都是为师生服务,可这难道不是解释一切隐性商业化的经典理由么?各种以“公益“和“为你好” 的隐性商业化活动大行其道,无孔不入,冯小刚的新片在华师的点映、造势、宣传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单纯的学术交流,那么范冰冰就成了一个为学术奋不顾身、勇闯高校的女学霸——这,恐怕才是“喜剧的挑战”。所以某种意义上,华师犯了跟范冰冰同样的错误。在我看来,华师请范冰冰离开这件事非但不是高校拒绝商业化的典范,反而是我们反思高校商业化的契机。
那么,高校又是否应该跟范冰冰这样娱乐明星保持距离呢?我的看法是,内容比身份重要。尽管一些明星的成名和暴富确实让人有些看不懂,但我们早已走过了把所谓的戏子归为下九流的时代。明星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有些明星饱读诗书学养深厚,比如季羡林就曾说陈道明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所以“明星”与“高校”放在一起并不低人一等,重要的是,走进校园的明星能够与学生交流哪些有价值的内容。西北大学就曾把一位50岁的清洁工请上讲台,给学生们讲书法和人生,假如范冰冰确实能与学生们交流一些表演心得、人生感悟或是其它擅长的领域,当然也非常好,可如果掺杂了太多商业化元素,或是回答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工作有没有压力”之类的问题,就另当别论了。
标签: 范冰冰;商业化;华师;冯小刚;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