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中国游客在国外真的很丢人吗?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彭健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1月11日 08:51:37

更多

中国游客在国外真的很丢人吗?

  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随地小便,甚至被当地警方逮捕这事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目前涉事的两名游客已经回国,事情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就在前不久,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马桶盖的事儿同样激起轩然大波。尽管“故事”的情节各不相同,但都触动了“丢人丢到国外”这根敏感神经。在我的印象里,最早引发举国关注的,是多年前发生的中国游客在华尔街骑铜牛的事件,那时候大家还在用博客玩论坛,但愤怒和不齿的情绪依然迅速蔓延。此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的事件被曝光,比如南京一小学生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等等。

  不管身在何处,出行都要守规矩、讲文明,这是常识。而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年来,这一桩桩类似事件的出现,几乎都依循着一个相同的路径:事件曝光——媒体介入——群情激愤——舆论讨伐。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一种话语游戏,对涉事者乃至整个中国游客群体的贬抑、自嘲甚至是谩骂铺天盖地,中国游客素质低下、总是在国外丢人的刻板印象被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不文明游客当然也没什么好下场。

  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当然可以也需要批评,但这些年来呈现的一种批评模式和路径却显得十分可疑。每次的表现形式,观点、结论极其一致,一次又一次,模式和路径稳定得惊人。可是,这就是中国游客的精准画像么?我们就要这么一次又一次地重现和参与这样的场景么?

  2012年,两名英国游客在参加完海滩派对后,偷偷溜入了澳大利亚一个主题公园,偷走了园内的“明星动物”——一只叫做迪克的企鹅。2014年,一名42岁的俄罗斯游客因为在斗兽场的砖墙上刻了巨大的“K”字而遭到逮捕,被罚2万欧元并处4个月的有期徒刑。今年,中国有一个3000人的庞大旅行团奔赴西班牙,西班牙当地报纸特别指出,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中国人开场、散场却井然有序;现场不仅没有混乱,还保持了场地的干净整洁,没有出现大型活动后常有的一地狼藉,令人印象深刻。法国媒体也称赞中国游客的心态日趋理性成熟。举这些例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说中国游客比外国人更文明,更无可挑剔,而是希望展示一幅更全面的图景,这样,我们对于中国游客素质也能有一个更客观的判断。

  我自己呢,平时也喜欢旅行,在我看来,这些年来国人到国外旅游总体素质是在提升,而不是相反,尤其是一些自由行的游客,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举止和形象。除了言行举止,中国人对于休闲和旅行的认知也在提升。今年6月,一对来自武汉的、六十多岁的退休夫妇在不会讲英语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出“美国大冒险”。他们经过拉斯维加斯和黄石公园等地,进行了长达19天、行程4850英里的自驾游,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以“史诗般的旅程”评价这对老人的非凡勇气。事实上,跳出景点,通过旅行探寻内心的国人越来越多,这种素质的提升,当然也不应该被忽略。

  这些年,中国出境游出现井喷态势,光是去年,出境游就高达1.2亿人次。这么庞大的人群,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的概率是很大的,对于诸如偷马桶盖、随地大小便之类的行为,我们当然不能掩饰,也应该给予谴责和批评,但无论如何,这不是中国游客的全部,有关中国游客素质的讨论,也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更好的模式和路径。

标签: 中国游客;游客;出境游;旅行;马桶;西班牙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