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小时,一场生命至上的力量集结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1月11日 17:36:51
11月6日上午11时左右,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赵梓聪,跟随父母去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至此,一场生死大救援宣告结束。
11月6日上午11时左右,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赵梓聪,跟随父母去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事发后,当地政府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救援车、志愿者队伍、爱心团体相继抵达现场……历经107小时的紧张救援,小聪聪终于被救援人员从井底找到,但经医疗专家确诊,已没有了生命体征。至此,一场生死大救援宣告结束。(11月11日河北新闻网)
冬风凛冽,枯井深寂。三四个日夜的燕赵之地,激荡着生死竞速的揪心暖意。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在这一刻,却焕发出温润人心的力量:40辆挖掘机,100多辆自卸车,107个小时,500余人……旷野静谧如风,繁星黯然如泣。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向着四面八方而去。剩下聪聪的爷爷,朝着车辆离去的方向,不停地磕头、起身、再磕。伤痛在,遗憾在,感动亦在,悯恤亦在。
“终于找到你,却没能留住你。”
事发后,有舆论反思看护之责、有媒体喟叹农村之境,不过,这世间的悲剧,自古就不会被“如果”牌大力丸医好。农村里有孩子掉枯井、城市里有路人掉窨井、深山里有驴友迷了路、飞机上有乘客失了联……风险社会,生命的脆弱是概率上的必然——而公民社会的集结之力、制度设计的兜底之能,才是“人命关天”四字的最好皈依。
生命至上,救援就是不计成本、不择手段。“黄金N小时”过去,我们还是没有放弃。不到最后,不肯停歇。这是官方与民间的共识,这是道德与秩序的善意。当年,马航失联事发后,中国政府工作组在中国驻马大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亦曾斩钉截铁地强调:针对马航失联飞机开展的任何搜救都不为过,不存在成本问题。生命无谓贵贱,价值终是平等。107小时的生死救援叫人感动——是因为公众会推人及己,在这片热土、在这方社会,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会被放弃。
生命至上,救援才能激活公民社会的浩荡伟力。在热血的救援版图上,除了来自官方的专业救援队、技术人员和专家外,还有很多不知姓名的普通人:有的人每天带着供电设备准时到达事发地,有的人每10秒钟能为救援人员摊一个免费煎饼,还有很多每天到现场择菜、熬粥的阿姨们……一碗粥、一个灌饼、一口热水,满满的都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2008年迄今,历经一系列重大灾难与国际活动的洗礼,中国的志愿精神已经从被动组织走向了主动自觉,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补位公共服务的洪荒之力。在汶川,在井陉,在蠡县——这种力量,一脉相承,不仅裨益公共治理现代化,更成为道德重构与精神标识的醒目特质。
“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生存权是首要人权,安康梦是基础之梦。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你——这既是成人世界的心安,亦是社会向前的力量。这一场生命至上的力量集结,检阅人性、考量救助,更彰显了转型期并未走丢的价值信仰。(邓海建)
标签: 救援;枯井;马航;蠡县;力量;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