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浙江百村故事②丨陆羽杼山著《茶经》——湖州吴兴妙西村

来源:
作者:吴永祥 吕建梁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09日 16:36:09

更多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唯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妙西村隶属于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村域面积9.2平方公里,全村有488户,约1480人。自晋代以来,该村的杼山就是中国茶文化圣地。唐代“茶圣”陆羽与此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陆羽(733—804),字鸿渐,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唐代著名茶学专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在杼山写成世界第一部茶专著《茶经》,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

1.jpg

  据传,陆羽从小在寺庙中长大,喜爱读书但不愿意学佛,后来偷偷离开寺庙。“安史之乱”后,陆羽一路考察茶事,辗转来到江南吴兴,自号桑苎翁,闭门著书。

  陆羽到吴兴之前,就在准备撰写《茶经》。到江南后,继续访泉问茶、搜集资料,与名僧高士共研茶道。当时著名茶僧皎然在吴兴妙喜寺做住持,陆羽在这里往返于竹林茶园,在皎然的帮助下,研究茶艺。陆羽渊博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使他在吴兴赢得了很高的声望。《茶经》闻世后,社会名流争相传抄,广受好评。据湖州茶文化专家们研究,《茶经》初稿是在杼山妙喜寺完成的。

2.jpg

  《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对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知识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被后人誉为茶学的百科全书。《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它在茶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茶经》上卷讲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工具、茶的采制;中卷详细介绍烹茶的器具;下卷介绍了煮茶法、茶礼仪、茶艺学、茶典故、茶产地、茶具。书中记载了陆羽发现的多种名茶。

3.jpg

  中唐时期的杼山,茶缘很深。茶僧皎然著有《茶诀》,提出“三饮即得道”,成为“茶道”第一人。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与陆羽、皎然成为好友,常在杼山雅集。颜真卿在杼山编纂完成文字音韵学巨著《韵海镜源》。

  为迎接殿中侍御史袁高巡视湖州,颜真卿在杼山立亭,由陆羽题名为“三癸亭”,皎然赋诗《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记载了当日群英齐聚的盛况,并盛赞三癸亭构思精巧,布局有序,将亭池、花草、树木、岩石、寺院、杼山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清幽异常。

4.jpg

  皎然、陆羽死后都葬于杼山。唐代诗人孟郊在《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中记有:“杼山传塔禅,竟陵广宵翁。”

  现今杼山上已重建了陆羽墓、皎然塔和三癸亭。杼山是“茶圣”陆羽人生的转折点和归宿地,理所当然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圣山”。

标签: 中国茶文化;茶道;湖州;茶艺;音韵学;茶学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3/W0201703095186119539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