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书写华美的青春乐章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屠轶钦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8年03月01日 07:31:50

更多

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七年是青年习近平投身社会主义实践的七年。

MAIN201708181337000430096819650.jpg

  1969年,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离开。从15岁的青涩少年到22岁的青年干部,他在那块贫瘠的黄土地上,获得了充足历练,开拓了自身眼界。那七年是习近平扎根社会实践、积累丰厚经验、形成深邃理论思考的七年,可以说是他人生经历中浓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段经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习近平在谱写那七年青春乐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特品质,依然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致远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七年知青岁月,书籍是习近平最好的伙伴。被采访者武晖说:“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现在回忆起来,近平他们住的那个窑洞特别温暖,也特别神奇,就像是知识的宝库。”七年时间,在无数次辛勤劳动的间隙,在无数个煤油灯独燃的夜晚,习近平抓住青春岁月里的大好时光,不断读书学习。我们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习近平正是践行了这一格言,让读书成为一个习惯。

  而提到习近平的读书,有两点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其一是习近平读的书种类繁多,门类既涵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也囊括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名著,“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不仅丰富了青年习近平的学识,还给习近平带去了站在时代肩膀上眺望的格局与眼光。其二,如书中所言,习近平总是主要看一本书,再辅助看其他相似的书,以加深自己的理解。书中提到,习近平看《毛泽东军事文选》的过程中,还读了《十大军事原则》等文章,以此来摸透毛主席提出问题的前因后果。这样的读书方法,好比一棵树的成长,主干日益壮大的同时,慢慢变得枝繁叶茂,对习近平形成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初到陕北时,只有15岁。从北京来到陕北这块陌生而贫穷的土地,前前后后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展示的是他纯真的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在这七年中,正是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贴近黄土地,贴近人民,下定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靠着苦干与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同时也获得了梁家河广大群众的爱戴。

  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可以由衷地感受到习近平的青年之志,可以触摸到他浓浓的家国情怀。习近平的理想信念坚如磐石,从未改变。那七年时光,习近平向我们展示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节,书写了自己绚丽的青春乐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七年是青年习近平投身社会主义实践的七年。习近平从报上看到四川绵阳办沼气,就组织人去四川学习,在梁家河推行,解决了当时农村烧柴的老大难问题。他曾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这也敦促他远赴四川去学习沼气知识。学成之后,习近平也深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来便马不停蹄地在梁家河展开了试点。书中还提到,当时在梁家河试点成功后,许多地方都派人来学习,习近平提出要让来学习的都学到真东西,这样的实干精神,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而纵观习近平的实践经验,不难发现,习近平不仅在工作中实干,也在工作中巧干。为了在村里打淤地坝,习近平前前后后登门拜访了许多村里的老人,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打淤地坝的好处,正可谓“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正是凭着这样的努力,使得打淤地坝最终得以实施。在普及一项政策的同时,还不忘关注群众的感受,这也是习近平知青岁月里投身社会实践的最好剪影与写照。

  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阅读一段波澜壮阔的独特历史,也是阅读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当不断刻苦学习,做到积跬步以致千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业无高卑志当坚;不断投身实践,力求讷于言而敏于行,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乐章。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学生】

标签: 习近平;知青岁月;青春乐章;扣子;黄土地;读书;社会实践;人生;岁月;学习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803/W0201803012577079141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