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中国历代家训集成》:家训文献整理新成果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陈小林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23日 07:54:28

更多

楼含松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家训集成》,就是基于上述认识而编纂的。该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易得、易读、易懂的家训著作集,便于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文化遗产。

1.jpg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核心的社会组织。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庭的盛衰不仅影响其成员,甚至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因此传统中国尤其重视家庭,注重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后辈的教育,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家训文献。这类文献一般围绕儒家“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开,重视培养个人道德和社会责任,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头之一,值得总结和学习。

  楼含松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家训集成》,就是基于上述认识而编纂的。该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易得、易读、易懂的家训著作集,便于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文化遗产。概括地说,该书有如下特征:

  收录全面而灵活。中国家训文献非常丰富,全部汇编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本集成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较为灵活的原则。侧重收录以治家教子为主要内容的家训文献,并酌情收录具有家训性质、作用或影响的蒙学、女学、乡约与训俗文献。侧重搜集专著,兼取明清时期的单篇文献。单篇的家训文献零散分布在各种别集、总集乃至方志等文献里,不易发掘,也不太引人注意。本集成对此有所兼顾,意在引起研究者应有的重视。既收个人撰述的单本著作,也收汇编各类家训的总集。

  稀见文献不少,很多著作是第一次点校出版。据粗略统计,本集成所收285种书目中,除去存目的6种,有142种是首次点校出版,占一半左右。除了被收入大型影印丛书外,这些著作的底本分藏在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单位,其中曹淇《训儿录》、王澈《王氏族约》、姚儒《教家要略》、庄元臣《治家条约》、孟超然《家诫录》、夏敬秀《正家本论》等,皆为稀见版本,有的很可能是孤本。让稀见常见、孤本不孤,让普通读者能较为方便地读到这些家训著作,这是本集成编纂的初衷。

  考订严谨,校勘细致。本集成为每一种著作撰写了题解,介绍作者生平、著作内容以及版本情况等。因全书按照时代顺序编排,所以考订一些不那么著名的作者的生卒年就很重要。譬如《四言闺鉴》的作者冯树森,题解撰稿人根据该书序言与书后所附冯氏谢启,确定冯树森卒年是1908年,享年逾七十,虽然仍不能确定其生年,但大致可以推断在19世纪30年代。校勘方面,譬如明代霍韬《渭厓家训》有一卷本和二卷本。点校者选择二卷本作为底本,底本前编的条目原注“只列其纲而已,目详见《家训》”。据一卷本补足,实际上是将两个版本合在一起了。另如清人纪昭的《养知录》,所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有模糊缺漏的地方,点校者据浙江图书馆藏清刻本补足不少阙字。

  本集成是近年来家训文献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既可作为大众读者阅读家训的首选,也可为专业研究者提供坚实可靠的文本基础。

  【作者为浙江古籍出版社副编审】

标签: 家训;底本;家训文献;条目;题解;社会主义核心;总集;孤本;传统社会;关系社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804/W0201804232845010106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