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诺奖提名“乌龙”,想得奖想“疯”了吧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6年12月21日 11:36:18
把诺奖看得更淡一些,把推动创业创新的科学技术进步看得更重一些,才有可能把气力花到实处,也才有可能在包括诺奖在内的奖项中,收获更多的“偶得”。
中国经济学家鞠建东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新闻,引起国内媒体群起跟风,旋即激起网友群情振奋。然而不到一天时间,“提名人”谢丹阳出来解释了:在这张表格中填上鞠建东与魏尚进的名字,纯为提振“群”气,“博一时之乐”。
从玩笑的角度看,谢丹阳“群”中之乐,不能算开过头。但是被诺奖想“疯”了的群众,最后却有了被耍之后的反胃感。整个“乌龙”,新媒体、传统媒体,并没有比出谁比谁更公信、更严肃的质感,传播生态的节操再次碎了一地。这是需要中国的媒体人集体来面壁思过的一桩糗事。
这事把它说成“乌龙”,算是客气的。不客气地说,它是谣言。没影子的事情,各大媒体一本正经在那儿传播,稍微有点技术含量、职业操守的媒体,都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今当事人出来道歉了,却没见那些为抢点击量而疯狂传播、为吸眼球而慷慨激昂的媒体出来认个错,这是愈加没品的一件事。
“乌龙”打回原形之后,似乎觉得最受“伤”的,还是群情亢奋了24小时的热血受众。很多人已经在网上表达过骄傲的情绪、分享过光荣了,最后像吃了一枚苍蝇一样欲吐不能,可见被诺奖想“疯”了的国人,不在少数。
往好听的说,这是中国人中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是国家荣誉感的朴素情怀。往不好听的说,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自卑情绪。
不可否认,诺贝尔奖作为历史悠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奖,对人类发展各项成就的评定,有着积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但是,将诺奖神话化的膜拜,将其视作问鼎成就与地位、图谋个人从此金碧辉煌的追求,甚至将其视作国家荣誉的价值评判,这是相当反智的。尤其对于占诺奖比例最大的科学类奖项那种为之神魂颠倒的膜拜,反而是对科学的不尊重。
以诺奖中的科学奖为例,许多诺奖获得者,是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偶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原因是他们发明了节能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是因为她在上世纪70年代起从黄花蒿中发现了抗疟疾药青蒿素。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的发明,最初没有一个是冲着诺奖而来的,也没有一个是凭空想象的发明,而是在现实科研中的创新。
中国自己有众多鼓励创新、奖励成就的权威奖项。2000年设立的国家最高科学奖,是在1955年国务院《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出来的。1955年的时候,一等奖奖金就高达1万元。今天的国家最高科学奖,奖金高达500万元。虽然大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众多的历史坎坷,评定机制也有一些争议,但是包括原子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以及今天众多的高科技创造发明,都与这个奖项的激励,有着紧密的关联。
中国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其实是中国科学技术渴望得到世界认同的一种强国情结。但是,抛开创业创新的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即便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同样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底气。中国的科学发明与研究成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强国情结,首先需要抛却对诺奖的膜拜心理,对科学研究的浮躁心态。把诺奖看得更淡一些,把推动创业创新的科学技术进步看得更重一些,才有可能把气力花到实处,也才有可能在包括诺奖在内的奖项中,收获更多的“偶得”。
都别把诺奖想“神”了,更别为诺奖想“疯”了。有这个劲儿,不如在创业创新中,实实在在地为科学技术进步多花些心思。诺奖不是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神器。
标签: 诺贝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乌龙;创新;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