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深评丨考虑我们定力的时候到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张银银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21日 15:00:17

更多

提供“临时流动性便利”更说明,央行以及最高层目前绝对还没有放松货币政策的意思。

  央行手上的牌不仅多,而且“产品研发”能力也强。

  考虑到春节前流动性缺口较大,货币市场利率攀升,央行祭出新工具“临时流动性便利”。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五大行获准阶段性“降准”1个百分点,操作期限28天。

  有意思的是,临时性放水的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据说,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市场又开始躁动,稳健货币政策难道只是说说?

  1、稳健货币政策真的只是说说?

  这肯定不是即将宽松的信号。去杠杆进入关键期,通胀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特别是在1月20日数据出来,四季度我国居然冲高6.8%的增速。之前基建、房地产、“黑五类“、工业景气回升的惯性还在。

  不仅如此,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恐怕短期无法解除,货币政策哪敢马上就松动。

  央行之所以要搞“临时流动性便利”不就是折中,市场需要钱,但是我不能放出去不收回来,更不能不考虑成本。28天后收回,就是最好证据。

  我们注意到,春节临近取现需求增加等,央行此前仅仅在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2017年开初至今,净投放量已经有6250亿元。不能说不多,但是紧张依旧。

  同时,正如行业人士所言,逆回购和MLF等操作,都需要银行质押债券,这会导致银行流动性覆盖率(LCR)的分子减少,从而使银行更不愿意出钱给非银机构,资金面更紧。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也认为,MLF和逆回购持续滚动,导致银行需要消耗较多质押券是今年流动性投放机制上一个较大的障碍,因此只有降准是可以破解这些结构性问题的较优流动性投放手段。

  所以,逻辑上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降准。但,偏不直接这么做,而是采取创新手段,提供“临时流动性便利”。这不更说明,央行以及最高层目前绝对还没有放松货币政策的意思。

  2、采取“临时流动性便利”的利弊

  为什么央行不直接降准?道理很简单,形势本身没有到非如此不可的地步。更重要的是,如果此时降准,人民币的压力可想而知。节前,弄得自己太被动,也闹心,何况好不容易大价钱暂时稳住了汇率。

  如果马上降准的话,说好的稳健中性防线一下就崩溃了。起码,还可以撑一撑,防线都丢了的话,没得搞。

  而“临时流动性便利”向几大行分批分次操作很有意思,不是标准的降准,与现有的一个月期的MLF和28天期逆回购期很接近,但也不同。

  不同于降准在于,钱是要还回来的。所以,影响是相对短期的,或许是“短松长紧”,但起码解了燃眉之急。但问题是,临时性放水再回收,和春节后公开市场到期叠加。那么,到时的流动性可能又紧张。

  正如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节前将有总计6575亿元资金到期,包括4400亿元7天逆回购、200亿28天逆回购、1175亿1年期MLF、800亿3个月国库定存。而节后至2月底,若考虑到此次操作,到期资金到期量将上升至23250亿元,资金回笼压力较大。尽管考虑到节后有现金回笼,但流动性缺口仍然不小。

  于是,市场有一个设想,会有更多阶段性“降准”吗?首先,这取决于此次“临时流动性便利”是否有效果。如果确实有助于缓和流动性压力,那么未来需要时,不排除再次使用。只是,如果真的老使用,这或许意味着实质性降准了。

  就目前而言,我们迄今没有开启真的降准之门,关键在于2016年,特别是下半年的表现展示出了我们经济的弹性。去年初的情况比现在糟糕多了,经济下行,股灾2.0版、汇率极具下探,而今这些情况似乎也有,但比那时要好一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来之不易。首先是去年的放水、加杠杆,对房地产、基建再次历史级的支持,其次是外汇储备花费颇多。

  所以说来说去,放水助长了基建、房地产,然后带动了稳增长。类似的货币政策此前全球如此,目前,全球需求似乎也略有回升。这不是挺好的吗?坏处则譬如资产泡沫、通胀,还有美元的压力。

  3、深圳指导房价、房企业举外债值得注意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没说2017年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房地产的走势。下面,进入这个问题。

  最近房地产有一则特别有意思的信息,深圳楼市“限价令”升级,该市规土委发布细则对全市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现售价格进行限制。具体而言,深圳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的申报价格,要被合理指导。申报均价,不得明显高于周边同类同户型在售项目的销售均价。

  简单说一句话,就是不准涨。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调控收紧后,房地产企业国内债券、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变难。特别是针对拿地融资,一些城市甚至明令禁绝。于是,不少房企,哪怕不惜面对汇率风险,近来海外发债特别多。

  联想到1月20日发布的2016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特别是“黑五类”、基建、房地产的带动下,第四季度增长达到6.8%,高于全年的6.7%。更进一步佐证,去年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基建、房地产和相关行业。

  那么,如果2017年房地产市场预期降温,这给整体经济增长得造成多大阻力啊。

  所以,今天,全国可以打击炒房。如深圳直接干预价格,如重庆“三无”首套即祭出房产税,全面对炒房资金断粮。暂时,也还有“临时流动性便利”等工具救急。可我们的急来得很快,只要不刺激,就要萎,药不能停。未来,有需要时,或许也会如数奉还地依靠房地产等吧。

  重点就在于最困难的时候,何时到来,以及我们的目标和定力。

标签: 央行;房地产;货币政策;便利;基建;公开市场操作;商品住房;商务公寓;整体经济;炒房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1/W02017012152079315554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