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热评丨没癌被当癌治 网友这次为何劝告别“闹”?

来源:浙江在线评论员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25日 16:10:01

更多

当生命在医疗差错面前,依然向差错低头时,生命的脆弱已经不只是面对病魔、面对身体本身、面对医疗水平的高下,而是还需要面对生命救治者的态度、脸色、差错、事故。这是任何一条生命都不堪承受之重。这个重,是生命面对的负重。它又是生命不被重视之轻。轻视的轻。

  宫颈癌术后一年被告知复发,而且还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癌。医生建议,马上放、化疗。谁知做了两次放疗,医生突然告知——病理诊断可能出错了,没有癌。

  可是杭州的张女士,听到这个消息,却没法高兴起来。在此之前,心都碎过了,后事都交待过了,两次化疗也做过了,号称“金标准”、一锤定音的病理诊断说错就错了,总得说说清楚吧?至少这两次的化疗不能做了就做了吧?

000.jpg

  但是,热心的网友,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家医院已经够有良心了,再闹下去,哪家医院再误诊了,都不会告诉你了。

  网友这话,听起来是劝和的,实际上是自保的。网友希望能够延续杭州这家医院还能承认差错的“好”,以便让这样的“好”,能够万一有天落到自己身上。他们最担心的是,如果这家医院不是中止化疗,而是不动声色,把化疗继续下去,病人会遭罪更多,而医院哪天再不动声色地宣布化疗成功,病人反会感动得送“华佗再世”的锦旗都来不及。

  其实张女士没闹。她只是想心平气和地与医院谈一谈,想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病理诊断,差错究竟出在哪儿了;想知道这样的化疗到底给自己会带来哪些伤害。至于精神方面遭受到的,张女士只字未提。

  第一次,医院解释说,很可能是年轻的医生经验不丰富,显微镜下看错了,审核的医院也不是很仔细。第二次,医院的说法变了:下诊断的不是进修医院,而是单子上签字的余医生,有十多年工作经验。但经验也还是有限,考虑到张女士也有这个病,比较谨慎,是过度诊断。

  好一个过度诊断。在张女士有病史、余医生比较谨慎的情况下,所谓过度诊断,无非是“过度重视”的代名词。它把一个由人为诊断所造成的差错、并且由此造成的医疗责任事故,镶了一道“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美丽花边,为医院本该承担的责任,很漂漂亮亮、很高大上地做了一次“过度包装”。关于这一点,媒体在事后,拿着张女士前后两个病理切片图像,请教杭州三家医院的病理医生和妇科肿瘤专家之后,可以作为佐证。一位说,宫颈癌术后复发,肿瘤恶性程度比原先增高,理论上有这个可能性。一位说,放、化疗之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再次检查时看不到,也有可能,但可能性较小。另一位第一反应是:不像一回事,这个会不会是别人的?

  但是,所有最后的答案,只有一个途径能够解开——把医院的切片借出来,找第三方机构鉴定。

  找,还是不找?这是个问题。找下去,医院给不给借是个问题。医院给借,第三方鉴定机构靠不靠谱是个问题。鉴定机构靠谱,医院给不给赔是个问题。医院给赔,赔多赔少是个问题。这一路找下来,哪个环节会不会一言不和弄出不愉快是个问题。弄出不愉快算不算医闹,更是个问题。这是摆在张女士面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是中国很多病人或者病人家庭,纠结过无数次的问题。医患矛盾,往往就是在病人这样的纠结与不甘中,在医院这种是认与非认中,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接近,最后形成医患冲突的。

  网友中很多人不愿意张女士把这事“闹”下去,并不真就是非不分到谁对谁错都傻傻分不清的地步,也不真就失去了基本的同情心,而是对医疗服务环境的期望值放到最低之后,带有无奈与自私的一份同理心。他们希望杭州这家医院,发现问题之后立即中止化疗的“好事”能够继续做下去,希望那种不动声色的过度医疗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出现。他们希望张女士见“好”就收,不把这个个案“闹”得太深,以至于把这家医院推到“下次再也不敢说实话”的对立面,把脆弱的医患关系推到更糟糕的地步。这种心态,是自私的,更是无奈的。人们心里非常明白,命在医生手上,闹到最僵,吃亏更多的还是病人。

  当生命在医疗差错面前,依然向差错低头时,生命的脆弱已经不只是面对病魔、面对身体本身、面对医疗水平的高下,而是还需要面对生命救治者的态度、脸色、差错、事故。这是任何一条生命都不堪承受之重。这个重,是生命面对的负重。它又是生命不被重视之轻,轻视的轻。

  医患有矛盾,有冲突,在所难免。以生命为重,以和为贵,这是解决医患矛盾和冲突的最佳结果。但是,抵达这个结果的路径,并不意味着责任可以掩饰,问题不被追究。更不意味着因为医患关系已经很脆弱,而放弃医疗差错和事故的追诉。解决医患矛盾的冲突,光解决患的一方情绪、方式、法治化不行,更需要解决医的一方的情绪、方式和法治化问题。杭州这家把肿瘤这种等同于判人死刑的病理都弄错的医院,如果患者向它妥协、旁观者向它妥协,而且法治也向它妥协的话,中国病人的弱势,便等同于被判“法定”了。它给这种恶劣的错误嵌多少高大上的花边,对于病患来说,无异于在给病人的生命送上一束讽刺的花环。

标签: 化疗;女士;诊断;病理;医疗差错;法治化;宫颈癌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1/W02017012557568264305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