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赋予科技资源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肖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07日 20:11:48
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是国际趋势,这样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建一个网站这么简单。它涉及信息组织与可视化、用户和信息的分类分级、信息安全、机制建设等诸多因素。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掷地有声的话,让很多科学工作者充满期待。此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科学资源未能实现充分的共享利用,甚至被束之高阁,犹如“暗物质”一般神秘。
在很多科技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领跑者。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前沿科技装置不能满足于在外国身后亦步亦趋、简单复制。要能发掘自身特色优势,在建设方案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所创新。相关平台的立项,不仅要满足当下需求,更要设定前瞻性的长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现有的科研经费事半功倍,为未来留出继续突破的空间。
打造平台,思维先行。倘若没有共享思维,就无法设定合理的共享机制。比如很多检测标准和仪器名称都不统一,容易让有需要的人摸不着头脑。为此,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解决了之前标准不清的问题。
上个月,科技部、财政部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绩效考核与评估结果的通知。对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行了绩效考核,对15个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评估。以评促改,敦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深入开放,真正实现共享。
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是国际趋势,这样的系统工程绝不是建一个网站这么简单。它涉及信息组织与可视化、用户和信息的分类分级、信息安全、机制建设等诸多因素。
建平台是其中的一步,如何提高仪器使用率是接下来的关键。我国仪器网络共享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缺乏围绕用户、面向市场需求的仪器共享服务模式,网络共享服务功能的拓展性偏弱等。在中国,专业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企业研发创新一直存在短板。“中国制造2025”蓝图当前,呼唤企业在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由于研发设备投入大、建设周期久,短期内需要科技资源平台提供支撑。后者要加大对企业的开放力度,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由于企业与科研机构交往不频繁,尤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知晓平台的共享服务。最终通过产品研发、产业升级来回馈社会。
一个成熟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需要确立共享规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测评与咨询服务。还要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帮助用户发现问题、改进业务,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到平台中来,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我国作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后起之秀,要对标先进、勇于赶超。一些美国的科技共享平台会在网站上明确登出时间安排,用户点击鼠标就能查到具体实验室的开放安排,如同我们周末看电影在手机上选座位一样方便。欧洲很多科学研究中心还承担了科普功能,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科学氛围,俨然成为熏陶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地。
可喜的是,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支持下,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等平台整合了领域内多家单位的数据资源。下一步将继续打造一批资源量大、开放程度更高的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我们乐见中国科技资源也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共享时代。
标签: 共享;科技资源共享;开放;共享平台;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