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片酬高过天?不能只怪小鲜肉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肖纯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1日 13:54:50
哪怕再难,改革也势在必行。不然随着快餐式小鲜肉纷纷占据下一代的童年记忆,下一代很可能把影视水准的地板误认为是天花板,并逐渐忘记了艺术的原初模样。
澎湃新闻报道,中国一线小鲜肉片酬从上周起进入2亿时代。拿着高额片酬的小鲜肉们,最近在各种场合遭到老演员们的“围攻”。观众大多站在老演员这边,借此表达对国产烂片扎堆的不满。
大家的心情能够理解,这几年我们都饱受烂片的折磨。演员凭自己的劳动获得可观的收入,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边是小鲜肉轻松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是国产影视剧的质量下滑。所以观众难免不满:演得这么烂,凭什么拿高收入?
对比韩国、美国,明星片酬通常占总预算的20%—30%,国内演员片酬却占到了总预算的50%—80%。若一部影视剧预算的80%都花在了小鲜肉身上,出现五毛钱特效也就不足为奇了。有数据显示,好莱坞明星税后收入约为8500万元至2.6亿元,中国一线明星收入已高达8000万元至1.5亿元,两者分别面对的却是400亿美元的全球电影市场和4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电影市场。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老演员和观众们都打错了板子。平心而论,老演员的片酬放在当年,同样是天文数字。风水轮流转,本质是电视机前受众的话语权从“大妈”转移到了“90后”“00后”。
随着时代变迁,作为艺术品的影视剧更多地被附着上了商品的属性。但艺术品与商品的创作逻辑截然不同,艺术品追求流芳百世,必须精益求精。而商品只对收益负责,这就要求在时间和资金上保持高效。低投入、高产出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如果说艺术商品化是原因,资本就是驱动艺术商品化的动力。大量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后,资本逐利的天性驱使,压缩拍摄周期、替身代替演员、收视数据造假、买水军刷口碑等现象便不足为奇了。在优秀内容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请当红演员就成了救命稻草。因为一旦收视率下滑,广告收入会岌岌可危,这样的打击对影视公司、电视台是致命的。
除了影视剧,小鲜肉在综艺节目的出场费同样不菲。国外真人秀等综艺节目,参与者都是普通人,节目效果和收视率照样可观。但中国节目盈利模式与广告畸形捆绑,只有明星加盟,广告商才愿意赞助。
艺术品变成商品,恰恰是导致高片酬、高出场费现象的原因,而不是这种现象获得理解的理由。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应该与普通商品生产的市场化,其背后的逻辑有所区别。简单一句,还是社会效益第一。说不能只怪小鲜肉,是可以说得通的,更为根本的是背后的资本疯狂单纯地把文创产品作为普通商品来牟利的逻辑。个人感觉,根本还不是受众话语权从大妈转移到90后,更重要可能是这个市场、产业的逻辑本身变化了,背后的资本力量、生产者追求变化了。
演员片酬过高,观众也有责任。口口声声说支持艺术,最后还是娱乐至死,烂片看得不亦乐乎,看完又骂,循环往复。时代匆匆、社会浮躁,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下班后图一傻乐,看完后吐槽演员,成了为数不多的宣泄途径。
一条河里的一条鱼死了,那是鱼的问题,一条河里绝大部分鱼都死了,那河有问题。很多人呼吁管理者该出手时就出手,拿出行政手段予以整治。但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影视行业面临的困境属于结构性问题,不太可能通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来治愈。演员不过是文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要素,其价格严重超出价值,折射出影视行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寄望有关部门拿出智慧与勇气,在影视行业深化改革,不断完善适应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哪怕再难,改革也势在必行。不然随着快餐式小鲜肉纷纷占据下一代的童年记忆,下一代很可能把影视水准的地板误认为是天花板,并逐渐忘记了艺术的原初模样。
标签: 鲜肉;演员;影视行业;影视剧;艺术品;总预算;演员片酬; 00后; 90后;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