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深评丨剿灭劣Ⅴ类 关键在小微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宇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4月27日 07:37:13

更多

5年的治水经验证明,有组织、大规模的污染行为,易发现、易定责、易监控,个体的、零星的污染行为,难发现、难定责、难监控。这些小微水体的整治难度不大,但要保持常清不浊,依赖大规模整治行动是难以一劳永逸的。

  经过5年“五水共治”,一度肆虐横行于浙江大地的污水已经趋于灭绝。在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比77.4%,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然而,欣喜之余仍要看到,劣Ⅴ类水质断面的占比虽然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但仍占2.7%。所谓“劣Ⅴ类水”,是指水质重度污染,低于Ⅴ类水的水质标准,而不能用于任何生产、生活用途的污水、废水。根据《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剿灭劣Ⅴ类水行动,要从“清三河”工作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参照“清三河”标准对小微水体开展全面整治,做到治理无盲区、全覆盖,切实提高水体环境质量。至2017年底,全省小微水体全面得到治理,消除感官污染。

  虽然在大江大河、干流干渠、大湖大塘,已经见不到劣Ⅴ类水的踪影,但对清洁水体的污染性特别突出、对土壤污染侵蚀特别突出、对人民健康安全、生产安全危害性特别突出的小微劣Ⅴ类水,决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打好剿灭劣Ⅴ类水这场硬仗,要热情不衰,节奏不松,力度不减,群策群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要着眼于“小”,着力于“微”。

  谨小慎微,高度重视小微劣Ⅴ类水体。经过连续5年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劣Ⅴ类水体量有限,已成釜底游魂,小微水体已成为劣Ⅴ类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在干部群众中容易滋生轻视小微劣Ⅴ类水体的麻痹心态。小微劣Ⅴ类水体藏头露尾,分布隐蔽,难以察觉,难以发现,但是这种水体往往隐藏着不小的公共卫生隐患,遇到特定气象条件和外来因素,会对清洁水体造成污染,对人民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危害更加直接,如果漠视之,将使5年来取得的“五水共治”成绩功亏一篑。剿灭了劣Ⅴ类水,就补齐了“五水共治”工程中最短的那块短板,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剿灭小微劣Ⅴ类水体,一定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难以发现、难以察觉的劣Ⅴ类小微水体越是隐蔽,潜在隐患就越大,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常怀“戒慎”“恐惧”之心,高度重视劣Ⅴ类水体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剿灭劣Ⅴ类水体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打好这场关系“五水共治”决战决胜的“天王山之战”。

  无微不至,彻底消灭小微劣Ⅴ类水体。古人云:“莫现乎隐,莫显乎微。” 不少小微劣Ⅴ类水体空间分布零散,地形分布复杂,不适合大兵团集中力量作战,要因地制宜,精准定位,精确打击。一定要始终秉承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信心、周到的细心,对劣Ⅴ类小微水体进行网格化的梳理发掘,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把“五水共治”的战线推进到容易被忽视的房前屋后、犄角旮旯、坑坑洼洼、阴沟暗渎,小微劣Ⅴ类水体藏身于哪里,清污力量就延伸到哪里,决不能搞一阵风,做到无微不至,无污不清,抽干排净,彻底剿灭,让小微劣Ⅴ类水体无所遁形。

  研精阐微,研究小微劣Ⅴ类水体的形成规律。小微劣Ⅴ类水体形成原因林林总总,难以一概而论,有些是因为地理条件容易藏污纳垢,是人为地长期排污所形成的,有些是在极端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有些则是偶发的一次性排污所形成的。一定要透过现象摸索本质,把握规律,决不能将一次性清污排干视为大功告成,要区别污染生成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普遍与个别、长期与临时,对因地理条件造成的排污不畅,应该有针对性地改土改水,对人为长期定向排污造成的劣Ⅴ类水体,一定要追根溯源,铲除污染源头,杜绝反弹;对偶然形成的污染水体,要总结经验,归纳规律,建立预防机制。

  防微杜渐,营造遏制小微劣Ⅴ类水体的社会氛围。5年的治水经验证明,有组织、大规模的污染行为,易发现、易定责、易监控,个体的、零星的污染行为,难发现、难定责、难监控。由于部分城乡居民公共道德意识淡薄,环境观念差,“人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传统思维作祟,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日积月累,形成一条条臭沟臭河,一个个脏渠脏池。这些小微水体的整治难度不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变污为清,但要保持常清不浊,依赖大规模整治行动是难以一劳永逸的。

  “微言有大义,微行见大爱”。要向城乡群众深入开展环境意识教育,“五水共治”造福子孙后代,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建设山清水秀“两美”浙江的浓厚氛围,让爱护水资源、保护水源地、维护水环境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认识到自己每一次处理垃圾、生活污水,都与绿水、青山、蓝天的美好环境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持水体清洁、制止污染水体的使命。

标签: 水体;污染;排污;地理条件;清洁水体;生活污水;污染水体;清污;分布;藏头露尾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4/W0201704272738428149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