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女大学生踹孩子:过度反应,别让情绪决定了立场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高路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5月17日 07:57:40

更多

这正是戾气滋生的沃土,不除掉这样的土壤,不反省自身的权利主张,每一起极小的事件都可能像这次争执一样,引发轩然大波。

  因为小孩子吵闹,女大学生踹了孩子;因为大学生的行为,母亲打了女大学生;因为阻挡被打,店员又打了母亲。

  发生在大连一家餐厅的这一幕很丑陋,丑得让人无法直视。说它丑陋,是因为参与事件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恶,吃点亏就绝不善罢干休的决绝。那些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传统道德,维系人与人之间纽带的文明礼貌、相互尊重被第一时间丢得一干二净,跳过了争执,也跳过了沟通,直接滑向了拳头相向的丛林法则。

  要说女大学生踹孩子的动作歹毒,母亲又是砸盘子又是摔碗的,也不见得有多温柔。而店员情急之下打母亲的那几拳,其狠劲也同样让人心寒。而网上的言论则更激烈了,有说小孩子的顽劣,有指责女大学生的歹毒,也有批评母亲的跋扈。还有完全相反的,比如,四岁孩子顽皮是天性,女大学生踢出了大家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心声,母亲是个好母亲,光看评论,你已经很难区分这个事是好是坏了。

  可是,是与非真的那么难以分辨吗?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不同问题持不同的看法也在情理之中。但只要秉持着一颗公正的心,并不难分清里面的是非曲折。

  女大学生在嫌孩子吵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好动自我本就是孩子的天性,而自己的行为是比不文明行为更恶劣的违法行为。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没错,但那么密集的反击,激烈的动作,而且都当着孩子的面,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至于网上的一些极端言论,我不相信,你们看不到问题的另一方面。

  这件事的谁对谁错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一些人对一些事作出了过度的反应,这种过度反应被绑架上道德和素质以后,引发舆论场的分歧。女大学生制止孩子吵闹没错,却用错了方式,母亲急于讨回公道也没错,但当她数次纠缠、出手打人、并迁怒于他人以后,她已经越线了。大家都过度扩张了自己的权益,而忽视了他人的权益,以至于让事态滑向了极端。这并非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事件,可是,网上给出了太多的答案,这些答案中有些是情绪冲动,有些是真实想法,但都反映出了价值观的混乱。

  过度反应中有戾气的魅影。换位思考,推心置腹,都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可现实中又都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同情心被忘得干干净净,同理心被抛到九霄云外。情绪决定了立场,谩骂代替了说理。大家都被情绪模糊了双眼,蒙蔽了心智,选择性失忆,选择性失盲。

  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在基本的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道理变得失去了作用,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而忽视了外界的感受;每个人都片面地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别人的权利。这正是戾气滋生的沃土,不除掉这样的土壤,不反省自身的权利主张,每一起极小的事件都可能像这次争执一样,引发轩然大波。

标签: 母亲;大学生;孩子;戾气;情绪;反应;争执;得饶人处且饶人;孩子教育问题;言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5/W0201705172861452067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