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丨父爱不缺位 需相互理解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孙亦男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6月19日 15:15:58
重要的是作为父亲,有没有给予孩子足够其回忆一生的精神能量;而孩子或家庭成员有没有给予父亲足够其放下包袱、一往直前的理解与帮助。社会责任与家庭梦想注定是要并肩齐步的。
《致敬,那个让人心疼的“配角”》,6月18日是2017年的父亲节,新华网用这样一段动画视频唤起了大家对父亲的所有联想。曾看到一份网络调查,只有13%人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直接承担了教育重任。有幼教机构的人员甚至呼吁要多召开父亲家长会,以鼓励更多的父亲们冲在育儿第一线。
可是,事实上有多少父亲真的缺位?两个故事值得关注,一个故事是来自泰国制作的公益广告《我的爸爸是个骗子》。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一位父亲背着孩子做着十分辛苦的工作,却告诉孩子“爸爸有钱、爸爸不累、爸爸不饿”,而无论为生计的奔波有多么艰辛,总是把阳光带给孩子,让笑脸陪伴孩子的每一天。另一个故事,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的一则消息,从早忙到晚的外卖员给儿子送生日蛋糕外卖,当孩子对他说了句“爸爸辛苦了,希望爸爸不要那么累,多休息”时,外卖员忍不住背过身流下了眼泪。其实,生活里,有多少父亲真的抛开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呢?我想,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即便再年轻的父亲都会一夜长大,舐犊情深是人的本能。
然而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比过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换得社会称许的物质生活。期待给下一代带来更好生活条件,男人更是没有任何借口放弃对物质的追求而空谈精神的伊甸园。广大普通家庭的成年人,唯一的答案就是把奋斗进行到底。面对竞争无处不在的职场,父亲们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特别是在现阶段社会对于成功的评判标准依然男女有别的前提下,父亲们必须把工作当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头戏,甚至要放弃陪伴家人等各种安逸舒适生活,服从单位、服从组织需要向前冲。
任何人的成功或者某项成绩的取得背后一定有一堵坚不可摧的精神城墙,可能来自同事、朋友、同学、老师,但最基础的部分必然由家人、孩子的理解构成。想起电影《秋之白华》描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与妻子杨之华的革命爱情故事。瞿秋白之女瞿独伊跟随父母经历白色恐怖的封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成长起来,未成年便需要面对父亲牺牲的悲痛事实。瞿独伊的童年及少年时代,或许正是革命党人子女的人生“必渡之河”。怀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允许他们像当代的未成年人一样渴望父亲的陪伴。“母亲不让我简单地叫‘爸爸’,让我叫‘好爸爸’,我一直这样称呼的,而他就亲切地称我小独伊,在我心目中,他就是我的慈父。”尽管如此,在他们的心中,父亲的形象始终是光辉和高大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代父亲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父亲,有没有给予孩子足够其回忆一生的精神能量;而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有没有给予父亲足够其放下包袱、一往直前的理解与帮助。社会责任与家庭梦想注定是要并肩齐步的。
标签: 父亲;孩子;外卖;瞿秋白;故事;家长会;中国共产党;答案;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