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话里画外丨高温补贴贴到位,劳动者心安自然凉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栗中西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7月17日 19:23:33

更多

高温补贴贴到位的同时,举社会之力,把关爱的凉风徐徐吹送,则暑热定可消,民心定能安。

  1.jpg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何处堪避暑?随着全国开启“烧烤模式”,公众对高温下民生状况的关注,纷纷落脚到高温补贴发没发、怎么发上面。须将高温补贴“贴”到了位,毒辣日头炙烤下的民心才有可能心安自然凉。

  高温补贴成为普遍权益并不久, 2012年7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暂行”了52年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终于被废止,补贴发放对象从建筑工等少数工种扩展到所有户外劳动者。

  广泛覆盖实为必要。现代职业的精细化分工趋势,使得专人专岗的情况变得普遍,现代劳动者不可能像农业时代的田间老农一样,根据劳作环境的变化自由调节工作时间。相反,越是极端恶劣环境,整个社会系统对这些人的依赖性往往越大。比如高温天气下,城市交通更依赖交警执勤,大负荷用电常需要电工紧急检修,水利工人必须分秒必争做好防汛,外卖需求让快递行业小哥跑断腿……他们非钢铸铁打,时刻要面临过度热辐射引起高温损害的风险。无论从法律、医学,还是人文关怀的角度看,高温补贴都是一种善政,是防暑降温最好的 “清凉剂”。

  从每年的媒体调查中却不难发现,这一善政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还呈现出某种诡异的“马太效应”。大部分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能按时发放,乃至这些单位的“空调房劳动者”也能利益均沾,拿不到补贴的群体多受雇于个体经营者,或是一些用工性质不明晰的临时工。从收入水平看,每月一百多至两百多的补贴,恰恰在这些人工资中占比最大,这笔补贴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也最明显。同样是这群人,对自身权益知晓度低,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也较低。一个微观层面的“马太效应”就此形成:愈弱者,失去补贴的可能性愈大。

  2.jpg

   高温补贴面临的另一个诟病是标准低,多年来涨幅不大。高温补贴没有统一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按实际情况制定发放标准。全国范围来看,浙江2016年将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25元;湖南现行标准制定于2005年,每人每月150元;河南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标准则制定于2008年;广东省发放周期有五个月,但最高150元的标准从2007年起就没变过。横看竖看,这组数字相对物价上涨水平来说,都几如逆水行舟,没进反退。

  高温补贴不能停留在象征性层面,应让它更好地发挥补贴、抚恤的实际经济作用,体现多劳多得、按贡献分配的原则。让出去狩猎的劳动力先吃饱,是我们从石器时代就获得的经验,环卫工、交警、建筑工人等人群在严酷天气冲锋陷阵,顶住恶劣环境对身体的高压,承担其他人未必想承担责任的社会角色,理应得到更显著的弥补,这份弥补还要能与时俱进,水涨船也高。

  坐将赤热忧天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工作的旨归。高温补贴数额不大,但它民生风向标的价值很大。从政府到企业,实在无须将这笔开支视作财政包袱,将其当作体现民生情怀和弘扬人性化企业文化的一个契机,也许会更心甘情愿。

  敦促高温补贴贴到位,同时举社会之力,让关爱的凉风徐徐吹送,那么,暑热定可消,民心定能安。

标签: 高温补贴;恶劣环境;劳动者;马太效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社会公平正义;石器时代;暑热;铸铁;交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