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观察丨含金量低 “海归”光环也会黯淡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周宇晗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28日 14:58:20

更多

只有将留学视作一个开阔眼界、自我挑战的过程,积极投身学习和实践,才能将“镀金”转化为“炼金”,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timg (12).jpg

  近年来,由于发展机遇和政策吸引等因素的影响,海归人数与日俱增。人才的大量回流本该是一件好事,然而,许多海归们却难以找到与自己预期相符的工作,甚至四处碰壁。近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机构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44.8%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实际工作收入远低于个人期望工资。

  曾几何时,海外留学不仅是人人羡慕的经历,更是就业市场的一块敲门砖,怀揣留学文凭的海归们仿佛自带“优秀”的光环,成为各类招聘单位和企业优先考虑的对象。从市场的宠儿到如今“泯然众人”,身份的落差或许让许多为留学付出高昂代价的海归们无法接受。而事实上,这是人力市场在“留学热”“海归热”中回归价值理性的表现。

  过去,留学的门槛较高,除了家庭条件优渥者,只有真正优秀的人才才能拥有出国深造的机会。而人们选择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学成归来的高素质海归人群成为招聘单位淘金的圣地,海外留学背景与高就业率、高薪酬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但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留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并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在留学中介的帮助下,只要付出足够的金钱,总能申请到一所国外大学。而与之相对的,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加使欧美名校留学生的录取比例逐渐下降,留学生内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差距越拉越大。

  海归的“去光环化”,并不能简单归咎于“就业难”的大环境,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海归即优秀”的刻板印象已经被打破,人才市场更加看重文凭的含金量和个人的价值。在任何行业中,优质海归依然被争相录用,而指望用留学经历来为自己“镀金”的投机之辈则会被市场淘汰。

  留学始终是一项成本较高的长期投资。当市场已经不允许海归们轻松坐享身份红利时,正在留学或未来有留学计划的人或许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目的:漂洋过海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和生活,如果只是为了摆脱国内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和满足于成为海归的“优越感”,那也不过是换个地方混文凭,只能获得一时的安逸。只有将留学视作一个开阔眼界、自我挑战的过程,积极投身学习和实践,才能将“镀金”转化为“炼金”,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文凭贬值、薪酬低于预期的种种迹象也是对回国寻求发展的海归们的警示:必须要摆正心态、理性调整预期,接受国内市场的检验和甄选。

标签: 海归;留学;文凭;海外留学;税后月收入;含金量;发展机遇;就业创业;薪酬;全球化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