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关爱“老漂族”要更重视“精神赡养”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卢余群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10月28日 08:18:25

更多

让我们集社会、政府、家庭的力量,关注“老漂族”,更好满足这个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他乡”变“故乡”,让漂泊的心灵得以安放,圆梦城市“老漂族”的幸福期盼!

10.jpg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重阳节到来,“老漂族”的话题不禁令人关注——这个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该如何更好地得到满足?

  “老漂族”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才出现的特殊群体,是指专程为照顾晩辈或养老之需,而从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的老年人。这一群体的最大特点是“心灵孤独”,因其“漂”的身份和“老”的年龄,具有双重弱势。关爱“老漂族”,需从关注其心理健康这一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入手。

  “老漂族”迫切希望融入到新的环境中,但他们大半辈子积累的社会资本因迁移而被疏离,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被割裂,社会参与的方式在新的环境中缺少渠道平台。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接受并建立新的角色属性,重构新的社会资本体系,而这些不是“老漂族”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构建包含家庭和社会、制度和政策、平台和渠道等因素的综合环境。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老漂族”共享社会资源。政府应制定户籍、养老、医疗、公共资源的利用等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老漂族”的学习、娱乐、发挥余热所需的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解决老人碰到的实际问题,更能使老人获得归属感。加强宣传教育,形成重视与关爱“老漂族”的社会氛围,增强他们的安全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加强社区的包容性、均等化基本服务建设。发挥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和促进社会融入的功能,使得“老漂族”认可居住地区给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促进其社会资本的重构。发展专业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科学干预“老漂族”面临的心理问题。

  帮助“老漂族”成立自治性组织。“老漂族”明显表现出归属感缺失和心理认同不足,同是“老漂族”的身份认同则会促使自治性组织的形成,而群体比个人更容易融入到更大的群体中,新“漂”进的老人也会尽快找到归属感。

  子女要更重视“精神赡养”。首先,移居前或移居后初期,子女要帮助他们提高对迁入地的认知,使他们对迁入地环境、文化以及重要人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在碰到问题时有渠道帮助提高认知;第二,家庭决策多听取老人意见,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让老年人融入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生活;第三,多帮老人培养兴趣爱好,多为他们寻找参加社会活动的平台;第四,多与老人沟通交流;第五,对实在不能适应新居地生活,或已经出现了心理疾病的老人,子女应该尽快送到医院治疗,也可送回他原先熟悉的环境进行康复疗养。

  让我们集社会、政府、家庭的力量,关注“老漂族”,更好满足这个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他乡”变“故乡”,让漂泊的心灵得以安放,圆梦城市“老漂族”的幸福期盼!

标签: 漂族;群体;老人;社会资本;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资源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10/W0201710282882292864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