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聚焦丨把原谅与否的权利,交还给江歌母亲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11月14日 18:58:02

更多

要求这样孤绝的母亲去“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是残酷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把原谅与否的权利,交还给这位母亲,然后努力使一切错误都得到矫正,一切回到正规——以正确的方式。

369969-201711111638130651.jpg

  江上歌已歇,余波远未平。留日学生江歌被杀一案,因为25条采访视频的公布,再次扩散出更大的余波。江歌母亲的控诉和室友刘鑫的啜泣,交替回响在耳边,两个一样表示宁愿同江歌去去死的人,在各路舆论里悄然分列天平两端,两端盘子里装着看上去分量悬殊的两方诉求:一边是替亡女伸冤、泣血追问真相,一端装的是拒绝网络暴力、渴望平静生活。

  这样的天平掂在任何人手里,都会地朝装着人命的一端倾斜,在死亡面前,怎么好意思主张隐私权、名誉权呢?江歌为救室友,不惜两肋插刀而死,可幸存的室友却连“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的觉悟都没有,惶惶避走,在父母的庇护下企图将这抹阴暗从生活中彻底抹去。直到坚韧的江母煽动绝望的翅膀,掀起的网络舆论打扰了她的平复之路,才有了两人正面的短兵相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目睹双方境遇的公众,很难不对江母心生悲悯敬意,不对刘鑫心生不齿厌恶。

  问题是,面对这道铰合了道德、人性、伦理乃至法律等多重因素的题目,置身事外者有没有权利在留言里宣告“我选择不原谅刘鑫”?

  如果案情事实正如媒体披露,那么对刘鑫责任的追讨在法律层面恐无法完成,而道德法庭已经“开庭”,正义群众举着手中的道德法典,要求拆穿刘鑫的假面,扯掉那些搪塞和抱歉的遮羞布。刘鑫触犯众怒,无法逃脱道德谴责,难就难在,法律有硬性条文,道德却主观多变,个人道德法典上的条款并不相同,结果如何统一?

  在李泽厚看来,情感、理智和观念因素,是构成人的道德心。在这三种因素中,哪一种因素占据人的道德心理或行为最重要方面?就这一问题归为两派:一派是情感,一派是理智,这两派在哲学上的代表是休谟派和康德派。康德强调理性是道德的起源,休谟强调同情是道德的起源。对江歌事件,人的道德心明显流露出两种倾向,强调情感的对江歌母亲痛苦的代入感更强烈,仇视刘鑫的情绪更汹涌;强调理智的显然考虑人性的复杂多变,站在长远角度忧心煽动暴力的极端后果。

  那么,一个健全的社会,它的公共文化需要包含什么样的道德意识?写出《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斯芬克斯·平克认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需要经营、发展一种道德意识,强调“排斥暴力”和“减少痛苦”这两项核心原则。简单来讲,从历史上看到血腥屠杀和惊人罪行之后,总忍不住掩卷沉思,过去世界到底有多糟糕:中世纪欧洲死亡率比20世纪高出30倍,部落间战事死亡率比20世界的战争和大屠杀加起来还要高出9倍;奴隶制度、滥用私行、酷刑屠杀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阶段。如果不是道德的改善,这种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的暴力减少,就不可能。站在理智角度会发现,相比拉高道德崇高度,为道德设立排斥暴力和减少个人痛苦的最低标准,显然更直奔主题。

  公众的“不原谅”能否达成“排斥暴力”和“减少痛苦”?“这一次我选择网络暴力”,“刘鑫人渣杀之而后快”,“放了陈世峰让他再找刘鑫一回”……这些为达成“不原谅”的目的而超越脏话向着暴力奔去的语言,对刘鑫的自私、冷漠口诛笔伐,然后以冷酷取而代之,违背良善的出发点,与刘鑫何异?有人批评,“总有人站出来开启精英视角,讲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以显示自己有多牛逼”,可你得分辨这份“与众不同”是哗众取宠还是在踩暴力的刹车。

  公众的“不原谅”没有能排斥暴力,是否能减少痛苦?江歌母亲说,最令她痛苦的两句话之一,就是劝她走出来。正如王志安在采访后记中说的,“我理解她,一旦走出来,就意味着自己彻底失去了女儿。但问题是,这种看似坚强的日子,对江歌的妈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呢?”如果“不原谅”驱赶了江歌母亲的痛苦,我们冒险行之,如果反过来加剧她的痛苦呢?从希腊神话开始的复仇故事,没有一样不在痛苦中行之。现实法庭会结案,道德法庭的审判却会永远延续。万一,我是说万一,当凶手得到合法制裁,道德法庭上公众对刘鑫的这份长期有效的“不原谅”,会否成了江歌母亲永远背着的包袱,从而继续画地为牢:我们都没原谅,您怎么可以原谅?从现实经验来看,你不能说这是一份过虑的警惕。

  以“不原谅”投以匕首是容易的,难的是在让道德谴责不断贯穿,击中问题核心。电影《告白》里,失去女儿的女教师森口,利用强大的推理、调查、布局,为害死女儿的两个少年织了一张私刑的网,终使二人走向了深渊。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命”,作为她复仇突破口,命是什么?是杀人少年母亲对儿子疏忽,学校教育的漏洞,社会的暗流。从刘鑫及其家人的言行举止中,不难捕捉到刘鑫自私、利己、不负责任、个人为中心等种种坏品德的来源,谁来追究和矫正这里面的深层错误?

  江歌母亲眉心有一道皱纹,如同一把利剑,也如同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来自行凶者的暴力和现实的某种偏差。要求这样孤绝的母亲去“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是残酷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把原谅与否的权利,交还给这位母亲,然后努力使一切错误都得到矫正,一切回到正规——以正确的方式。(张萍)

标签: 母亲;道德;室友;暴力;道德法庭;网络暴力;余波;人类历史;生活;人性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