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丨敢为人先 开拓创新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钱振霄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7年11月30日 07:46:33

更多

浙商身上有一股独特的精气神。“要始终牢记不忘初心,坚守实业,锐意创新” ,宗庆后的这句话,恰如浙商几十年创业与守业的缩影。我们知道,翻山越岭,需要强大的体力和持久的耐力,如果说民营经济的活力是浙商先天的“体力优势” ,那么敢冒风险、锐意创新的精神便是更为持久的“耐力优势” 。

zjrb2017113000003v03b004.jpg

  浙商身上有一股独特的精气神。“要始终牢记不忘初心,坚守实业,锐意创新”,宗庆后的这句话,恰如浙商几十年创业与守业的缩影。

  有人拿登山的例子来形容浙商:很多人一起爬山,抬头看到山腰上有一拨人在兴奋地朝他们招手。于是,山脚下的人们急切地想走上前人的攀援之道。那些山腰上的人便是浙商。我们知道,翻山越岭,需要强大的体力和持久的耐力,如果说民营经济的活力是浙商先天的“体力优势”,那么敢冒风险、锐意创新的精神便是更为持久的“耐力优势”。得益于这种“体力”与“耐力”的有机结合,浙商才能一路“脚下生风”,走在前列。

  锐意创新是浙商的优良品质。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创新:经济增长的奇迹》中指出了一种脉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价格竞争都被视作增长背后的推动力。价格竞争的不可持续性催生了新的发展动力。所以,当价格的差距消失时,“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早些年,凭借“以价格换数量”,浙商硬是在艰难困苦中白手起家。如今,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依托创新抢占行业全新制高点,敢于冒险挑战陌生领域,今天我们看到的娃哈哈、吉利、万向和阿里巴巴这些享誉中外的名字,或许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创新者赢”的新时代,也是一个呼唤创新、尊重创新的新时代。在一场高端对话中,马克·扎克伯格说:“创新就是致力于解决长期的问题。”言下之意,创新者需要具有长远的目光。而马云说:“创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看来,创新者还要有问题导向。其实,这恰恰是浙商身上的那股气质。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风云浙商”的称谓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这中间是无数浙商的创新合力,才汇聚成这样一个敢想敢做的活力群体。过去的浙商凭借开拓精神闯关夺隘,今天的浙商依然需要这股创新的劲儿去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荣耀,明天的浙商更要凭借这种创新的锐气,不断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未来已来。新时代的浙商致力于创新驱动终将成为必然。省委书记车俊在面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时着重指出,要“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增强直面荆棘的无畏勇气、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善于创新的本领能力”“在创新驱动上实现新飞跃”。这是一种勉励,更是一个信号。放眼全国,我们正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动能的关键时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红利的同时,创新驱动将释放更强大的动能。民营经济兴则浙江兴,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抓住新时代的全新机遇,才能为浙江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按下快进键。

  浙商身上的动人之处绝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担当——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激励起社会的创新潮流。


标签: 创新;新时代;创新驱动;民营经济;耐力;创新精神;体力;守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11/W0201711302618978313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