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降虚火求实效 “数据强省”的公共服务空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钱振霄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12月21日 14:34:45

更多

认识能有多深,脚步就能有多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立足“大数据+公共服务”的全新领域,瞄准“解决问题”的靶心,才会有更多“最多跑一次”的成绩。

1.jpg

  大数据遇上城市公共信息,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大数据结合政务公开信息,又能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多年前,这还是某种闻所未闻的组合,但在如今的浙江,这已经成为敲开大数据时代之门的钥匙。

  如果说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一书是大数据时代来临的预言,那么在今天,大数据已经逐步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通过互联网唤醒沉睡在政府大院的海量数据,或是通过大数据掌控城市交通脉络,浙江的这些尝试,已经为大数据时代的无限畅想写下一枚脚注。

  “除了上帝之外,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类似的言论尽管有些绝对,却不失为大数据时代的隐喻——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大量的数据,我们每天同样需要大量的数据。数据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对个体尚且如此,当产生数据的主体变成整个社会,无法想象就不仅仅是量变了。举个例子,电影《美国队长2》中提到了一个“洞察计划”,即综合运用各种数据的“力量”,提前预知可能产生的犯罪,把情况遏制在发生之前,这实际上这就运用了大数据的概念。所以如何运用好大数据赋予我们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这就成为解决未来社会治理问题的全新可能。

  深耕数据,乘“云”而上,浙江的高远立足,除了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治理的准确预判。前些日子,笔者遗失了身份证,正愁着补办尚需时日,还得跑回户籍地派出所,但实际情况是,异地补办,10天包邮寄到手上,全程一站式服务成为浙江公共服务领域的真实写照。个例之外,怎么出门最不容易堵车?哪里有最近的停车位?办什么事情我甚至可以不出门……生活能有几多愁,难以遍历,但无形之中,曾经的生活所急成为今日的习以为常。当“最多跑一次”改革激活了隔绝的数据孤岛,当城市数据大脑链接了城市的神经末梢,大数据时代的轮廓终于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

  有评论说,“数据本身不是目的,重要是通过它来‘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始终有温度”。值得警惕的是,在和跑一线的记者同事聊天时,常能听到他们吐槽:大数据已经“下沉”到一个小县城的一个小部门,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为了数据而数据。新潮概念风起云涌的当下,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既要有比学赶超的“重点盘”,更要有服务于人的“基本盘”,不降一降追概念的这团虚火,就难有“大数据+公共服务”的健康发展。

  认识能有多深,脚步就能有多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立足“大数据+公共服务”的全新领域,瞄准“解决问题”的靶心,才会有更多“最多跑一次”的成绩。

标签: 公共服务;浙江;化学反应;公共信息;政务公开;神经末梢;公共服务领域;生活;一站式服务;虚火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12/W02017122152155810378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