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送温暖,好事还要办到心坎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刘乐平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2月06日 07:54:58
既要把温暖送得准、送得实,还要把温暖送得长远、送得贴心。
时近年关,各种暖心新闻见诸报章和网络。一些地方组织开展如“爱心年夜饭”“爱心大礼包”“暖心回家车票”等活动,这些新闻让人看了确有“心头一热”之感。须知,一袋米、一桶油、一张回家车票,虽价值不贵,但是对于困难群体而言,可能就是雪中送炭,能暖心暖身,传递出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暖心春节,不忘困难群体,这自然是好事。与此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节日慰问困难群体仍旧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现象。比如,这几年,笔者就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春节前,某些地方组织环卫工人泡温泉,新闻里细致地写到,为了表达对环卫工人的谢意,商家准备了价值多少元的温泉洗浴劵云云。
诚然,环卫工人们享受了一把平日难得体验的温泉洗浴,商家也得到了一定的曝光度,是个互利共赢的局面,看似无可指责。但再仔细一想,这样的活动环卫工人们真的需要吗?在笔者看来,这离贴心还是有点距离。真正从关爱环卫工人这一出发点来考虑,寒冬腊月,环卫工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或许多种多样,但泡温泉一定不是最迫切、最渴望的。
如果是外地人,一年辛苦下来,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一定是回家、回家、回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已经许久没有见到家中幼子和老人,心中自然是满满的牵挂和惦念。这个时候,替他们准备一份学习用品给孩子,一件过冬棉袄给老人,应该是比泡温泉更符合他们心意的新年礼物。
由此观之,好事想要办好,还是要讲究方法。以春节慰问困难群体而言,就是要根据不同对象,有的放矢,送人所求、解人所急、帮人所需。
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每逢佳节来临,新闻媒体上关于困难群体的报道就多起来,特别是春节期间篇幅尤为集中,平时则明显偏少。当慰问困难群体成为节日的标配,我们更需要警惕,莫让这一份爱心变成走秀,沦为形式主义的过场。
节日慰问固然需要,但关心关爱更应体现在平时。关爱困难群体,就要解决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江南的冬季格外阴冷,环卫工人们依旧要每天早出晚归,清洁我们的城市。在一些地方,他们可能连喝一杯热茶、吃一口热饭都不容易。真心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人们,是否可以想办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这给这一群体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总而言之,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上,不应仅仅停留在逢年过节的走访慰问上,更应体现在平时的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上。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温暖送得准、送得实,还要把温暖送得长远、送得贴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标签: 困难群体;环卫工人;关爱;温泉;地方组织;车票;节日慰问;爱心年夜饭;春节;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