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赛】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 这才应该是减负的方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歆然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05日 13:51:38
减负的方向应该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减少米粒却依然强按鸡头,“此非楚之路也”。教材是教育的基石,要有系统性和前瞻性,太过简陋,必然动摇基础。
两会期间,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记者会上剑指近年来的教育负担问题,提出从学校、校外、考试、老师教学、家长社会五个方面“减负”的方针。紧接着,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整治培训机构,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竞赛活动,取消高考加分制相关文件。各地方政府响应号召:上海于两会前便出台了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一个标准两个办法”,已取缔了多项杯赛;浙江除推迟到校时间外,部分地区还实行超时免做作业制度。江苏也随后效仿……
校内减负、校外减负、超纲减负,像是解决数学问题,每道题都有对应的公式:缩短校内时间,减少作业量,整治培训机构,叫停奥赛等竞赛活动。从教育部的文件,再落实到各地推出相应政策,最后精确到学生作息时间、作业数量,30年不懈努力,减负之路越走越精细,但是这个方向是否完全科学?
我们先来看一个资料,上海来自150多个学校的学生,自2009年起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连续两届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世界第一,这表明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平均水平之高。但与“高均值”同时出现的是“标准差”小,也就是说,我国学生的杰出人才稀缺。这与我国教育的“大一统”和“一刀切”密切相关。
最近,一篇名为《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更有人认为,减负政策是寒门的灾难。民间的这种反响,跟“高均值”带来的激烈竞争现状是一致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步伐显得较为功利,在市场化大背景下,教育体制同样深受影响。高考制度恢复了,义务教育普及了,同时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竞争带来的负,要在教育体制内减,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这一代家长,自然激烈反对,甚至主动加负,“人见犹怜,而况令阃”。
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当“中国制造”跻身世界前列的时候,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有效培养已经成为教育之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顾及当下,又要着眼未来。讲求公平,不能牺牲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中国的未来需要创新。教育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一位专业的物理老师眼里,是“相当不系统、不完整”。只有牛顿力学是必修,其它部分包括电磁学、光学、热力学及近代物理均为选修;在上海高考方案中,一门物理的升学贡献率只相当于一门英语的1/5,又何谈物理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全民创新又如何实现。
陶行知先生上课,拎一只大口袋上台,演示强按鸡头吃米,鸡不吃,松开;鸡自由了,就自行啄食了。减负的方向应该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减少米粒却依然强按鸡头,“此非楚之路也”。教材是教育的基石,要有系统性和前瞻性,太过简陋,必然动摇基础。评价体系是教育的风向标,没有学科特色,太过单一,不利于人才的发掘。“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减负须顺应国家和民生之大局,方能得其所愿。
(王歆然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2015届 英语专业)
标签: 减负;培训机构;教育部;两会;学生;改革开放;教育体制;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