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黄相怀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04日 07:45: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路径,从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和吸收了古代中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政的经验,展示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实际上给我们指出了要从历史方位的角度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历史方位视域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体上,当今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创造性地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基础。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向着更高层次提升。也就是说,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从所处的世界大背景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抓住和用好世界给中国带来的战略机遇,重点是克服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使得中国与外部世界更加密切、更加开放地联结起来;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如何在纵横捭阖中为自己创造和延长战略机遇,重点是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从全球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更多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内容。
从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起始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集中起来讲,就是解决“发展问题”;今天的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既有“发展的问题”,又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既有过去改革积累下来的问题的羁绊和牵扯,又有面向未来的探索和创新。
从审视观察的视角看,以前,“落后”是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改革开放必然要以解决“发展落差”为主要任务,这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今天,当“特色”“优势”成为中国人对中国的最大期待时,中国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发展落差”问题。其大背景在于,发达国家不再是中国唯一的参照体系,中国开始以整个世界的发展态势作为整体参照系并积极参与其中,而中国自身也已经成为这个整体参照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被参照的对象。过去我们的视角比较注重从中国看世界,今天我们的视角应当更加注重从世界看中国。
从中国历史的维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搞清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轨迹,就能明白,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出自己的路;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毋庸置疑的;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发展结构、工业生产体系、人民文化素质、公共行政效能和政党权威性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即便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复杂、超大规模的社会中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政治调控等各种变量相对的均衡与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成绩也是令人赞叹的。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从制度基础上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强调发挥计划与市场“两只手”的长处。所有这一切,与新自由主义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推行私有制为基本的政治经济前提、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小政府”构成了根本区别。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催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长期奋斗的伟大成就基础上,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始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和发展。我们现在最为接近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我们最有能力最有信心实现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
从社会主义历史的维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由此也就有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落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一无成熟理论为指导,二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必然要付出种种代价,难免出现失误与挫折。但是这也启迪后来者,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走出一条充满探索和开创精神的新路,找准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恰当结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相互贯通,把“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命题落实为“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命题。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智慧,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持续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抉择、必然选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
中国道路是从中国革命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中国拥有了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以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为基础的,独立自主地向着实现强国富民目标奋进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路线方针。中国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条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得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不动摇的同时,对于如何在中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备了高度的反思能力。中国道路更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出来的一条道路——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大踏步赶上了世界发展水平,并在这一追赶过程中牢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原则和要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中孕育和成长的中国道路,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做法。比如,在经济建设上,既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治建设上,既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注重保持“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在文化建设上,既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开放的交流态度,又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注重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上,既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又注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同时也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保持较高的社会整合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到现在已有170多年时间。在这170多年里,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挫折到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代又一代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世界性、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和全新的前景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世界近现代历史的维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路径,从而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总结和吸收了古代中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政的经验,展示了中国智慧。这些智慧包括:
——独立自主。无论外部世界和舆论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和解决国内国际事务,从来不会依附于、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的问题。
——实事求是。中国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问题需要怎样解决,就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并且不断从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探索规律性的认识。
——开放包容。一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以开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看待新生事物和外部世界,有益的就提炼、升华、推广,有用的就拿来为我所用,不疑神疑鬼,不故步自封。
——反思审慎。对于未来发展愿景,采取坚定不移的态度,但对于自己走过的路,采取深刻的反思反省的态度,对于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采取深思熟虑的态度,边走边看,边做边想。这些智慧中,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也包括传统文化的东方智慧,还包括“吃一堑长一智”的从经验教训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智慧。
事实证明,恰恰是与西方所推崇的发展模式相区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发展向世界昭示,每个国家都应当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以启示,社会主义制度、强有力的政府、混合经济、宏观调控,同样可以成为现代化的成功元素。
实现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潮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够进入现代化的行列。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考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怎样实现现代化,怎样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探索、经验成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政治动荡,政治动荡又反制经济增长。这种“发展”与“稳定”难以兼容的局面,源于现代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系统性变化对传统社会结构和观念形成的强大冲击。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开放的代价,往往是丧失独立自主的发展权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与诸多发展中国家党派林立、攻讦不止,以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纷繁芜杂相比,中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局面,使中国共产党既能广纳各党派、各群体的智慧,又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中国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发达国家控制本国经济命脉,保持政治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标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中国;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家;发展;治国理政;智慧;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