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锐评丨爱心妈妈“人设崩塌”之后这些疑问谁来解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逯海涛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07日 19:30:23

更多

不过光环再大,也超越不了法律的底线,否则“人设崩塌”事小,影响当地政治生态就是严重的大事了。

  在公众面前,是收养100余位孤儿而名噪一时的“河北好人”“爱心妈妈”,在村民眼里却是频频敲诈勒索的“痞子流氓”,最终因为涉嫌犯罪,李利娟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人设崩塌”的李利娟让人们惊愕唏嘘,也引出了人们成串的疑问。

  根据媒体报道,李利娟的爱心村已经运作了十多年,这么久以来,李利娟的形象始终带着爱心光环。在“人设崩塌”之前,光环里的她多年来一直坚持收养弃婴,不得已卖掉别墅,在矿井边修建爱心村。即使被查出患有早期淋巴癌,仍努力赚钱养活这些孩子。2006年,她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之后还登上了央视的《面对面》栏目。

  我们必须得承认,自1996年李利娟开始收养第一个孤儿起,爱心村确实养活、照顾了不少孩子。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一些救治生病弃儿的细节还是非常详细的,有些已经成人的爱心村孩子在谈到李利娟的时候,言语中也是流露出感激之情,这应该是真实可信而非媒体虚构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在2012年武安公办福利院建成之前,李利娟确实以个人力量填补了本应由政府部门兜底的空白。善和恶本来是泾渭分明、截然对立,而这一次却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根据公安部门的调查,李利娟涉嫌扰乱社会秩序、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是证据确凿的。

  “爱心妈妈”的光环之下,为何次隐藏着如此之多的龌龊?村民早已识破李利娟的“两幅面孔”,为何相关部门一直看不出?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人有意无意提供了“保护伞”?“人设崩塌”之后,还有诸多疑问待解。

  李利娟的敲诈勒索行为并非一次,涉及金额也并非小数目,被勒索的对象有医院、宾馆、企业,甚至还利用爱心村的儿童去工地闹事,老百姓民怨已久,为何却等到现在才东窗事发?李利娟的有些违法行为也并没有多高明,甚至没有遮遮掩掩,相关部门为何一直没有介入调查?是否是忌惮爱心人物的光环,执法标准就一松再松?媒体还爆出李利娟利用自己的光环获得了采矿许可,这背后又是否涉及利益勾兑甚至渎职失职?4年没有年检,民政部门眼睁睁看着李利娟不买自己的帐,却仍然不折不扣地给她发着巨额补贴,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这些疑问等待着武安当地的解答。

  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调查不能止于李利娟本身。“爱心妈妈”曾经是一块招牌,更像是一棵巨大的利益之树,树大根深,没有巨大的根系,树长不了如此巨大。地面之上的树干倒掉了,地下究竟有多深、多乱的根系并没有完全挖出来、理清楚。除了需要追究李利娟的责任,恐怕还有更多错综复杂的利益“根系”需要梳理,藏在地表之下的利益共享者也需要挖出来,否则这样的土壤仍在,难免今后不会再长出新的“树”来。

  也许,李利娟在收养第一名孤儿的时候,确实出发点是很单纯的,但是在不断做大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光环之下,可以钻的空子很多、可以获得的利益更大。不过光环再大,也超越不了法律的底线,否则“人设崩塌”事小,影响当地政治生态就是严重的大事了。

标签: 人设崩塌;爱心妈妈;爱心;孤儿;疑问;根系;光环;相关部门;警方刑事拘留;痞子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5/W0201805076965214772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