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赛丨“弹幕”进课堂,娱乐了学生,撕碎了知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王智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15日 16:21:59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看电子书的时候也有弹幕飘过,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每个人周围的弹幕,那么人类最光辉的思考能力也有不复存在了。
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弹幕”似乎成了我们观看节目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即使是再枯燥的内容,只要有了网友在弹幕中的“刷屏”和“神吐槽”,气氛马上就能活跃起来。近日,四川大学电气信息专业的张英敏老师就将“弹幕”引入了课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弹幕到幻灯片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张老师说这样的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习情况、帮助教学工作。
弹幕进入课堂并非空穴来风,其形式迎合了我们的胃口。简单来说,弹幕就是一种实时用户评论,随着内容的推进,观众可以输入简短的观点,随后其发言会出现在屏幕中,从原有内容上漂浮过去。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时间短、字数少、实时性、吸引力强,一两条弹幕还只是“锦上添花”,当数十条乃至上百条弹幕共同“刷屏”时,原有的内容已经完全被弹幕替代,甚至有时弹幕间的互掐远比内容本身更具吸引力。
这集中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用户们的偏好,我们乐于参与热点,且不甘心仅仅当一个观众,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寻找队友和对手。在这一过程中,事实基础、说理逻辑远没有气势和数量来得重要,而弹幕一不耗费精力,二不用负责任,自然就成了喜闻乐见的“舆论场”,观众们忘乎所以参与进这场狂欢。
当课堂也变成狂欢时,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课堂的本质终究还是传授知识,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中理解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互动,无论是弹幕,还是前几年流行的网课都只是促成这个过程的手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好像帮到了课堂的进行,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新形式给课堂来的远不止帮助这么简单,其中夹带的“私货”可能会毁了课堂的核心。
这里的“私货”指的是这些形式对于内容的影响,即波兹曼说的“媒介即隐喻”,当我们将课程录成视频放到网站上变成网课的时候,就注定其只能变成网络世界的一部分,且不说网课是否能带来有效的互动,单学生通过浏览器打开网课的时候,在他们心中课堂便已不再神圣,不再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地方,而只是众多窗口之一,随时可以打开关闭或覆盖。弹幕课堂也是一样,如果说其改变的只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可能会让学生的反馈更加积极,但也势必会造成反馈质量的下降,曾经学生们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现在都变成了“666”“哈哈哈”这样无效的反馈,看似热闹实则荒诞。
更可怕的是,弹幕改变的远不止互动这么简单,其最终毁坏的是整个课堂。如果说网课是把课堂拉下神坛,那么弹幕就是在娱乐化课堂、碎片化知识,当课堂变成了七嘴八舌的集市,无论学生们在谈论什么,其带来的结果是学生沉浸在弹幕的话语体系中,老师说什么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发出去的弹幕好不好玩、有没有人看,所谓“娱乐至死”大抵不过如此。而弹幕特有的短平快节奏带来的是更广泛的碎片化问题,课堂学习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弹幕甚至幻灯片切割的部分,同学的观点被打散成了一句句飘过的话,关键的知识点弹幕在讨论了才看一下、记一下,弹幕少的地方就不看也不听,最后能记住的也就是几句简短的总结和今日课堂最好笑的弹幕。
对弹幕的反思,不应仅限于课堂。我们多久没有耐下性子看一个视频、一部纪录片甚至是动画片了,如果说在电影院放弹幕是可笑的,那么对于其他内容我们也应给予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在弹幕的引领下盲人摸象。更进一步说,娱乐化、碎片化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企图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充实自己,最后却是把我们的思想都撕碎了,如果有一天我们在看电子书的时候也有弹幕飘过,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每个人周围的弹幕,那么人类最光辉的思考能力也有不复存在了。
标签: 课堂;学生;老师;幻灯片;视频;弹幕;刷屏; 666;电气信息;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