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网游日,成年人的虚伪是教育的大敌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6月01日 20:10:04
一回家就“葛优躺”玩手机,对着抖音嘿嘿直笑,朋友圈一刷就是三小时,工作时候还老惦记着找朋友连线开黑,对孩子们再多谆谆教诲,想出无数花样要求他们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会有效果。
志愿者们收到留守儿童心愿要求买手机玩王者荣耀,17位院士联名呼吁让儿童节成为“无网游日”。这个“六一”,沉迷游戏的孩子们,引得许多成年网友们怒其不争。
出于引起社会关注和解决重要公共问题的初衷,国际上设立了很多“无*日”,“无网游日”的倡议也由此而来。然而,无网游日和无烟日、无车日、地球一小时不同,抽烟会增加二手烟,损害他人身心健康;开车会增加尾气排放,加速地球环境恶化;用电过度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可持续发展……这些倡议更多指向的是减少某种行为对公共生活领域的影响,打游戏作为一种完完全全的精神生活,属于私人领域的选择,公权力的介入应当慎之又慎。
提出倡议的十七位院士的出发点是良善的,社会对孩子沉迷游戏现象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用错了方式方法,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通过设立“无网游日”,强制孩子们断网下线来回归现实生活,实际上在传达一种讯号——成人可以随心所欲控制未成年人的生活。这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西部世界》里管理“接待员”的方式。在孩子们眼里,强制下线更像一种惩罚,而不是什么循循善诱的提醒、引导,很难想象他们会去“理性思考未成年人与游戏间关系”,重新拥抱“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看来,惩罚如果不够顺理成章,只能实现短期压服,不能真正实现说服,无法改变孩子行为方式,甚至带来逆反心理,激发更深层的破坏欲。
顺延着“无网游日”的思路,掐断孩子与网络的联系,就能“救救孩子”。这个思路我们一点也不陌生,这个思路催生了网瘾戒除学校、杨永信,催生了许多家长和这类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摧残。从种种迹象看,这个思路,更多地是在掩饰父母教育的失败。
想象了一下父母们构想的无网游日情形。这一天,全部网游强制关服,孩子们放下手机、鼠标,回到生活中和父母温情相偎,与周围人投入地交谈,倾诉自己的烦恼心事,关心粮食和蔬菜,快乐地从事打球、跑步等等健康的体育锻炼。而戳破这个肥皂泡会看到什么呢?那些真正打游戏成瘾的孩子们,很可能在焦躁不安的等待中,捱过这一天。
教育是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一不可,沉迷游戏这个行为可以直接上溯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发力,光想着从社会方面找原因,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家长不想办法陪伴孩子,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努力将已经内化为自己生存准则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传导给孩子,而是一回家就“葛优躺”玩手机,对着抖音嘿嘿直笑,朋友圈一刷就是三小时,工作时候还老惦记着找朋友连线开黑,对孩子们再多谆谆教诲,想出无数花样要求他们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会有效果。这种成年人的虚伪是教育的大敌。
康德说,“人惟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这个“人”是指能自律、能自我立法,并因此具有人性的尊严的人。让孩子从游戏上强制下线,不管是一天还是永远,看上去都不是培养孩子的自律、自我立法的正确方向。
标签: 孩子;无网游日;手机;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志愿者;父母;生活方式;肥皂泡;接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