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农民丰收节值得期待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 萍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22日 07:25:10
期待“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新提升。我们期待,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别有一番新景致。
夏至时节话桑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6月2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乡村振兴到文化重构,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正迈向新的境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首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此前农民也有节日,像畲族丰收节、藏族望果节、彝族火把节之类的传统庆丰收的节日,遍布各地。到了现代,地方政府结合区域特色和商业诉求,也设立了各种采摘节、民俗节等等与农事相关的节日。然而这些节日要么具有地方局限性,要么商业气息有余而文化底蕴不足。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从深层的文化属性上,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节日是一个民族精神体系构建的一部分。有体系才有坐标,才有精神家园。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中国的黄河流域就开始了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今天,工业化、城镇化冲击着农耕生活,农耕文化对当代人精神思想的影响不绝如缕。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哲学世界观,包涵着深厚的精神养分;勤劳、质朴、坚韧、执着,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品性,值得传之久远。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农民专门节日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正如《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梁鸿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多少,它的整体机能健康度,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当越来越多白领喊着回归田园的时候,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节为媒,寻找归属”,成为顺应民意的体现。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属于全体农民的专门节日,农民的尊严感和从业归属感将借此得到提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此前我们有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建军节等节日,却没有属于农民的专门节日。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民以身份为傲、技术为傲,常常组织南瓜种植比赛、割草技能大赛等行业竞技活动。田园生活不只是白领们案牍劳形之外的点缀,而是具有强烈自豪感的职业选择。相比之下,中国农民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有待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仍等待振兴,已经踏上振兴路的农民职业认同感需要加强。期待“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新提升。
需要警惕,不能让节日变了味。不管如何开放办节,这个节日的主角和落脚点始终是农民。韩长赋部长在发布会上也讲到,庆祝这个节日不会全国统一搞很多的规定动作,主要是让各个地方、让广大农民来创造。这就考验地方政府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解,既不能赔本赚吆喝,也不能买椟还珠,偏离了造福乡村、造福农民的主旨。
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我们期待,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别有一番新景致。
标签: 节日;丰收节;中国农民;农民;中国;韩长赋;层面;三农;农耕文化;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