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赛作者感言】给自己的答案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曾诗雅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23日 07:25:50
再后来,从大赛交流群里结识了一些努力又优秀的小伙伴,比起他们几十篇的投稿量,我那零星几篇的积极性不得不被“进取心”唤醒。
往弄潮号邮箱投稿这事儿,一开始完全出于我一种“饱暖思文艺”的闲情。
2018年1月4日,我蜷缩在实习单位的小格子间里,繁琐机械的编辑工作正激发着我去寻找一些新鲜感,在浏览浙江在线网站时,我从某个角落看到了“弄潮号”评论大赛。刚从雅思苦海和韩语学涯脱离上岸的我,决心拥抱久违的母语,就这样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新闻评论。
掐指一算,这是我参加某读后感大赛后,时隔两年再次用中文正儿八经地写文章。所幸,我在辞藻运用和语句编纂上还不算太生疏,而且后来刊发的结果也证明编辑老师们对此也算满意。
2018年1月8日,距离我的首篇评论文章刊发过去四天,但是文末的阅读量还在增长,与此同时,那些跟我执相反意见的留言也被赞上前排,那些言之凿凿、逻辑严密、思维开阔的反驳字眼像机关枪一样扫射我原本的喜悦和骄傲。更有“认真较劲”的参赛作者写下一整篇评论,其中的道理和逻辑几乎将我说服。
这样一来一回的两极评论,像一场被延长的辩论,我们各执己见,对峙两岸,用尽言语和所识“挥戈相向”,结果自是交给评委评判。但比起“输赢”,这场思想碰撞带给我的是“闲情”之外的严肃感,我开始自问:新闻评论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写。
看了几期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再逛了几圈光明网、人民网的观点频道,面对这种“针砭时弊,激扬浊清”的文体,我只想摆摆手,见好就收。然而,在我即将转身离去之际,编辑老师从大赛交流群里捞了我一把,私信问我怎么不继续写下去。
当时我没好意思点明,我对自己先前试水的结果有点害怕,打算收笔,就硬撑着拧出两篇评论,也算是感激老师亲自鼓励的情分。这两篇写的全是一些和时事无太大关系的话题:青年创业者之死、小镇青年的去与归。中稿率还是很可观,但我时常觉得没有可写的选题,因为那些市场乱象、舆论风波、社会弊病我只能得出人云亦云的普遍观点,一同参赛的作品里常有一些独到的切入点,让我觉得很是惊艳……
再后来,从大赛交流群里结识了一些努力又优秀的小伙伴,比起他们几十篇的投稿量,我那零星几篇的积极性不得不被“进取心”唤醒。于是,我也曾半夜看着学术论文了解不熟悉的领域,然后尝试改变文风,写下评论感更强烈一些的文章;也曾被连着毙稿,迷茫而不知该怎么打破屡败屡战的循环怪圈……
这165天,我一路跌跌撞撞地过来,至今还觉得自己是个在评论大潮岸上观望的观众,但是不知不觉间,大伙儿弄起的潮水已经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即使是观众,也早已一身湿透。
滚滚潮水吼地而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拍岸的惊涛里,给自己的答案,声如崩山,砰然万里。
(作者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
标签: 弄潮;闲情;浙江外国语学院;雅思;饱暖思文艺;投稿;老师;潮水;大赛;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