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从“免”到“公”,让未来可期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周宇晗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14日 19:47:30

更多

面对十年之期和有限的地域空间,个人的人生追求和职业规划将不可避免地做出让步。能否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人们争议的焦点,也是此次公布的《办法》回答的重点之一。

479.jpg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共同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提出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并向公费师范生提供“两免一补”和毕业入岗入编等优惠。从“免”到“公”,弥补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短板,也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创新。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试行十年以来,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为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地区注入了年轻的血液。而对于免费师范生自身而言,这一身份让他们享受到足够的政策优惠,却也以一纸长达十年的履约协议约束了他们毕业后的发展空间。

  根据《试行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地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此外,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反哺、保证定点定向的师资输出。但实际上,免费师范生无论是在申请还是审核阶段都曾一度向教育欠发达地区或家庭困难学生倾斜。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发展空间狭窄,返回生源地的免费师范生能否回得来、教得好、留得住,才是检验政策成效的最终标准。而这显然不能只靠学生本人投身教育的决心。

  享受社会赋予的独特资源,是否就有义务实现社会所期待的价值?在笔者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更何况,既然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理应有契约精神和爱教之心。只是面对十年之期和有限的地域空间,个人的人生追求和职业规划将不可避免地做出让步。能否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人们争议的焦点,也是此次公布的《办法》回答的重点之一。

  《办法》首先将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年限缩短到6年以上,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缩短到1年以上,这将一定程度上减轻公费师范生报考的后顾之忧。合约提早到期,意味着与教师工作磨合失败者可以趁早另寻出路,而经受住考验的优秀教育人才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在履约过程中,公费师范生不仅将接受各类在职培训,并且任教满一年还可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这将让青年教师走出任教的“方寸之地”,让他们在专业技能上得到及时的补充。此外,确保岗位编制、调整生活补助标准、设立专项奖学金等,都切实提高了公费师范生的性价比。

  《办法》放宽了约束、提高了待遇,将改变一部分师范生的命运,让他们对未来更有信心。然而种种调整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和岗位的吸引力与就业率,让中国教育拥有更可期的未来。这或许也给一些地区传达了讯息: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培养教育人才,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源头逐渐拓宽,雏凤将至,是否要加快筑巢引凤、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

标签: 师范生;公费;教育人才;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毕业;十年;师范大学师范生;发展空间;实施办法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