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再作整改承诺,这次不是不想信,是信不起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26日 21:11:27
对滴滴这次似曾相识的整改承诺,用户不是不想信,而是不敢信、信不起。舆论场上那些愤懑怒吼,是在向滴滴喊话:不要忘记自己改变一个行业的承诺,不要傲慢地以为消费者浅薄到皆为利来。
继浙江运管责令滴滴立即暂停浙江区域顺风车业务后,滴滴宣布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
下线整改的决定,距离郑州空姐遇害后的那次整改过去三个多月。在汹涌舆情面前迅速“认怂”,对平息怒火有效,但最终能带来多大改观,值得打个问号。
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滴滴对乘客安全的漠视并非朝夕之间形成的,也不是扩张脚步下的力所不逮,而是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在这次对滴滴的舆论讨伐中,不断有网友现身说法,述说自己乘坐滴滴的不良体验,以及投诉后被客服各种搪塞推责的经历。循着这些相似的叙述会发现,乐清女孩被谋杀,不仅在前一天的林女士身上“预演”过一次,而且在无数个被冷漠处置的小案例中,被反复“预演”,直到所有的危险因素同时聚集。
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滴滴在声明中强调的“安全事件中调取信息流程繁琐僵化”,而在于滴滴对用户安全的赌博和侥幸心理,在于公司管理者偏差的价值观以及企业文化。郑州空姐遇害案之后,滴滴本有机会彻底整顿完善,最后只是象征性地修改了一些隐私设置功能后又改回来。侥幸、冷漠之下,不仅存在着漏洞百出的投诉机制,还有不严车主审核、社交化取向等等做法,都在为这次犯罪开绿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就这样发生了。
滴滴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并不充分,仍寄往躲在隐私保护的盾牌后面不作为。有人细数了滴滴在郑州空姐遇害案后的企业步伐,我们从中看到资本扩张百战不殆、节节胜利,却鲜有为完善安全机制所做的努力。“恳请与警方以及社会各界探讨更高效个性的方案”“希望能听到社会各界的建议和经验,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避免延误破案时机”,下线声明里的“恳求”听上去更像在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既要保护隐私又要护你周全,我不行,你行你上。
滴滴一直试图创造一种语境,在那里,乘客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了互斥的两个选项。按照这种逻辑,所有的服务业都没办法既安全又不受骚扰了。深层原因不过是不愿意为鉴别真假警情投入心力,不愿为此提高运营成本。即便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存在相悖之处,投入精力成本找到破解之法,也是以创新为名的互联网企业应负的责任,而非撂挑子将责任推给“社会各界”,企业营业额难道会共享给“社会各界”?碰到与盈利有关的技术难关能破,与乘客安全有关的技术难关就只能两手一摊?退一步讲,如果评估下来两者无法同时兼顾,企业就不该让产品上线,而非冒险运营。
更进一步看,像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轻资产模式下,一旦完成原始积累,更容易轻飘飘,缺乏厚重的价值基石。互联网经济中平台型企业独领风骚,人人都想创造成下一个滴滴、下一个淘宝,或者下一个美团,许多成熟大企业也在围绕平台来重组公司。然而滴滴的事迹证明,这样的公司未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平台型企业其成也勃忽,却缺乏厚重的传统商业精神积淀,为资本所驱动不断逐利扩张的过程中,更容易脚下轻飘。
“三倍赔偿”的承诺听上去很义气,潜台词却像在说宁愿事后高价赔偿,不愿事先投入完善内部流程机制。有网友算过,一年三起事故,顶多赔1000万元,平摊到每个账单里不过五毛钱。我以为这样的算账方式,只会出现在上个世纪关于福特汽车瞒报安全隐患的传闻里。曾几何时,互联网企业的每个毛孔都在向消费者讲述了关于“新”的故事:新的模式、新的秩序、新的商业观念.......如果最后还是走向了“老套路”,那些动人的故事,起不皆成了撒谎的证据?
对滴滴这次似曾相识的整改承诺,用户不是不想信,而是不敢信、信不起。舆论场上那些愤懑怒吼,是在向滴滴喊话:不要忘记自己改变一个行业的承诺,不要傲慢地以为消费者浅薄到皆为利来。滴滴的教训,也足以让企业警醒,不管市场占有率多高,基于庞大用户需求建立起的商业王国,一旦失去了用户的信任,必定是其亡也忽焉。
标签: 郑州;空姐;隐私保护;顺风;乐清;互联网企业;浙江;技术难关;企业文化;遇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