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滴滴若毫发无损,世界必不会更美好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张萍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27日 17:10:19
顺风车下线世界是否会更美好,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能够肯定的是,一个企业背负了漫天骂名却毫发无损的世界,一定不会更美好。
没了滴滴顺风车,世界是否就更美好?有人发出了疑问。
人们对乐清女孩乘坐滴滴被害案的关注,渐渐从集体讨伐,转向各有侧重的分析。这些分析延伸了这起悲剧的社会意义,是件好事。有很多有价值的思考涌现,比如分析暴徒犯罪人格的形成,探讨共享汽车如何完善安全机制,探讨这类案件是否结构性的社会悲剧等等。而其中顺风车下线能否让世界更美好,却是分歧最严重所在。
反面观点中最常见的论据是“人渣多得是,封了滴滴还有嗒嗒、神州、货拉拉”。有人列举了钟某案发前的种种行为迹象,比如在50多家现金贷APP上欠了钱,创业屡屡失败,有作案准备之类等。总而言之一句话:一个亡命之徒,怎么预防?世事无常,不过是被害者命不好罢了。
这种站在人性高处俯视众生的视角,最是诡辩,也最是无用。正因为人性有黑暗面,各种不幸遭遇的人随时有可能滑入罪恶深渊,用那不怀好意的眼睛巡视人间,所以更应该把社会预防机制中能安的篱笆安牢、能补的漏洞补好。
说天命无常的,应该跟远古人唠唠去,东非大草原上的猿人夜宿山洞的时候都可能被野兽叼走。直到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制作防御工具,盖起了保护安全的居所,一切才开始变好。人类越来越文明,靠的就是不断从物质到精神、从法律到道德的方方面面筑起这样的“居所”,打造防御工具,防天灾、防人祸。
监督滴滴整改,遵循的正是“堵漏”逻辑。社会生态系统中每一环都在法律和道义上都尽到自己的防御职能,才能系统性地降低社会成员的安全风险。如果滴滴能够完善内部流程,严格审核司机,即时处理投诉,配合警方调查,最后救下姑娘,又何来“命该如此”一说?
奇怪论调还有很多,比如成年人必须为自己负责,把安全寄托在一个打车平台上就是“巨婴”。再比如滴滴是一个好工具,它造福了有需求的人。
作为曾经的顺风好感一族、顺风车用户,对这类论调仍不敢恭维。依照这样的逻辑,世界上没有一个被害者是无辜的,他们的遭遇都可以被解释为死于“安全知识不足”。讥笑修补“漏洞”的做法和呼声,要求公众削弱安全期待以应对恐慌,更无异于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滴滴是互联网创新的产物,同时也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并不比其他企业天然更道德,也没有舆论豁免权。满足用户需求获得利润和企业本身的责任,要挑就要一肩挑,并不能只取其一。
顺风车下线世界是否会更美好,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能够肯定的是,一个企业背负了漫天骂名却毫发无损的世界,一定不会更美好。真正需要这项服务的用户,可能因为这次下线被迫提高通行成本,感到不便。但是很遗憾,这是暂时必须的牺牲。功过不能相抵,如不能让企业因过失产生被罚的痛感,那么商业的底线会被不断击穿,社会的调节功能会失效,那样的世界,必不是你我想要的。
标签: 顺风;东非大草原;乐清;钟某;被害者;疑问;防御;论调;人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