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整出一片天?比广告中的“极限词”还假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吕苏娟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9月13日 19:41:33
父母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引路,也可以为他们的成才加码,但绝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更不能在孩子还未懂事前就要求他们去整容。希望这种选择,是成熟的孩子,做出的成熟的决定。
一班32个人,一个暑假几乎全都割了双眼皮。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央视同时发文,人们或许还以为是哪个整容机构打的广告呢!近日,“整形低龄化”的趋势,引发了各方的争议。
爱美是人之常情。自己愿意,自己出钱,让自己变美,也让他人看得舒心,整容之好,其实无需多言,大家都看在眼里。更何况在这个被誉为“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连研究都表明,长相出众的人比一般人拿到的薪水要高5%或者更多。整容,成为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暑期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毕竟要赢在起跑线上,那是什么都不能输的。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从这个角度上看,为了让父母宽心,孩子早早去整容,为以后发展累积资本,也是一种孝道。而父母掏钱支持孩子整容,为自己的未来养老储蓄,亦是一种投资。如此良性的循环,为何还有人质疑呢?因为青少年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过早进行整容有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甚至带来并发症。而健康,是一切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健康,孝道无法落地,投资亦难有回报。
孩子也许意识不到风险,但父母却不能视而不见。近年来,因整容失败致伤、致残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即便整容成功,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并不少。一些“护犊心切”的父母,狠心地把“雏鹰”推下悬崖,也许只是为了助其尽早“翱翔”。但不顾孩子健康,一味追求“整容要趁早”的父母,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呢?虽然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但这样的代价,孩子真的懂吗?孩子又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呢?
“整容要趁早”,在一定程度上是“出名要趁早”的翻版,这与一些媒体的过度渲染和整个社会的焦虑情绪不无关系。如果有人整容成功,特别是明星,一些媒体就会大肆渲染,甚至将整容成功与个人成功直接对等,无形中影响了青少年的三观。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生事物的诞生,也改变着青少年的成长轨迹。以网红、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曾一度放大青少年的欲望,让他们迷失在“金钱”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必须明确,依托互联网而生的一系列新兴行业,并无“原罪”。而以这些行业为自己人生目标的青少年,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在他们还未懂事时,父母或社会就强行为其注入了“整容要趁早”“出名要趁早”等观念,导致他们变得如夸父一般,只知要追日,却不知为何要追日。这是孩子最大的悲哀,又何尝不是父母及整个社会的最大悲哀呢?
就像广告商制作广告一样,总以为给了“最”,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可是,没有了内涵的“最”,走错了方向的“最”,其实不过是空心之竹,看似节节高升,实则一场风雨过后,也许就只剩一片狼藉了。比如,调查虽然证明了颜值与收入存在正相关,但同时也证明了它们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弯折”。换句话说,青少年如果只有颜值、没有内涵,那么他的成长之路,未必都是通途。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一文中曾写道: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父母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引路,也可以为他们的成才加码,但绝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更不能在孩子还未懂事前就要求他们去整容。变美,或不变美,都只是一种选择。希望这种选择,是成熟的孩子,做出的成熟的决定。
标签: 整容;孩子;父母;双眼皮;青少年;低龄化;整形;纪伯伦;广告;整容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