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丨以神圣仪式 联结共同记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王玉宝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10月01日 09:03:00
需要不断地通过历史教育和国民教育加以纠正,特别是需要以一次次共同的神圣仪式联结共同的记忆,确保不忘历史,传承英雄精神。
2018年9月30日上午,北京阳光和煦,天碧云淡。作为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的活动,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共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表达缅怀之情。在千里外的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走进烈士陵园、纪念场馆,以鲜花寄哀思,以言语诉真情,深切缅怀全省两万余名革命先烈。
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9月30日设定为烈士纪念日。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对此进一步加以明确。
作为一个神圣的仪式,烈士纪念日设立在国庆节的前一天,意蕴深远。把烈士纪念日设立在国庆节的前一天,不仅让公众牢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也进一步健全了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集体仪式,有助于进一步凝聚起国家和民族的魂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温和谦恭,但也英雄辈出。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多少人满腔报国志,多少人振臂为苍生。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多少钢筋铁骨的不屈意志和壮阔行动,拓展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
时至今日,在每一个危急关口,我们都能见英雄挺身而出的英姿,比如在台风中保护国家试验平台而壮烈牺牲的黄群等3位同志,再比如我们身边的吴菊萍、吴斌。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把普通工作做到极致,同样彰显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精神的力量需要不断涵养。今天,烈士纪念日的仪式有其现实针对性。从石家庄某高校官微恶搞邱少云等先烈,到万达在红领巾上印广告事件,都显示少数人的心中没有英雄的地位和分量,缺乏对精神力量的基本尊重。这种“无畏”不是勇敢,而是社会的警讯。这恰恰需要不断地通过历史教育和国民教育加以纠正,特别是需要以一次次共同的神圣仪式联结共同的记忆,确保不忘历史,传承英雄精神。
标签: 烈士纪念日;习近平;革命先烈;纪念场馆;群众代表;人民英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