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丨从娃娃抓起,应先听听娃的心声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吴佳珅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12月25日 07:46:08
进校园活动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希望能够把这类活动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应该在呵护孩子健康自然发展和尊重教育规律之间保持平衡。
传统文化进校园、救护知识进校园、税法及禁毒宣传也进校园……各类社会活动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这段时间被多次曝光。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试图进校园“抓娃娃”。关注之余,人们也不禁思考:这对下一代成长真的好吗?
各类进校园活动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少精心准备的取得了不错效果。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现实中有些部门“抓娃娃”过紧、过多,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下任务、定指标、搞检查的形式化进校园。
据媒体调查,某些地区动辄给学校下发红头文件。某小学一位信息老师抱怨,学校台账任务中很大一部分是各个部门进校园的任务,“有些就是拍个照片、录个视频、做份总结交差”。有的部门不顾所在地学校现状,要求开设某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学校迫于无奈只得搜罗民间艺人。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部门扛着大旗,要求让某项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让老师、孩子疲于应付,他们只得无奈地配合那些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的表演。不少活动流于形式,变了味、成了问题。
我国的教育环境整体向上,各阶段的教育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全社会对于教育有很多期望,不少人渴望孩子们迅速成长,甚至能够在起跑之初便全力以赴去飞奔冲刺,然而孩子们真正的诉求和兴趣却被人为淡化了。过多过滥的进校园“抓娃娃”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点。
循序渐进,尊重教育规律是正道。比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园小朋友或许乐于接受做游戏的方式,而中学生则烙有叛逆、迷茫等青春期显著特征的印记,更适合开展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相关方面的疏导。在进校园的实际活动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进校园活动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希望能够把这类活动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应该在呵护孩子健康自然发展和尊重教育规律之间保持平衡。凡事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中,更不能把所有的事都从娃娃开始抓起。在教育方面,全社会都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俯下身子,以平视的姿态去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
标签: 校园;娃娃;抓娃娃;传统文化;禁毒宣传;救护知识;社会活动;下一代;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