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粹不是欧洲的宿命
北京青年报 吴黎明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11日 21:12:51
展望2017,民粹主义不是欧洲的宿命,民粹主义正走向历史拐点,步入一个新的轮回。
“欧盟面临动荡的一年”、“不确定性,2017年的标签”……新年伊始,不少欧洲媒体以这种颇为悲观的笔调展望这一年。民粹主义幽灵挥之不去,是这种情绪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回望2016年,民粹主义席卷西方,英国脱欧与美国特朗普当选让包括基辛格在内的很多资深国际观察家都看走了眼,“反建制”的喧嚣让人感到西方“改朝换代”的转折时刻来临。2017年是欧洲的大选年,人们不禁要问:“黑天鹅”会不会再度上演,民粹主义政党会不会横扫欧洲?
历史是一面镜子,极端倾向在欧洲回潮并非头一遭。上世纪60年代,激进的左翼“大动荡”在欧洲风起云涌,但来得凶也退得快。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欧洲右翼极端主义开始抬头,但总体来说,欧洲政治的主流是中左或中右。新世纪之初,欧洲一体化风华正茂,危机并不凸显,中右势力大占上风。在欧洲议会,代表中右力量的人民党团一直人数最多。
但2009年以来,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激起了一些民众的排外情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政治版图中相继崛起,“向右转”趋势明显。他们排外、保守,反对“一体化”,去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政治钟摆的轮回自有其规律与极限。展望2017,民粹主义不是欧洲的宿命,民粹主义正走向历史拐点,步入一个新的轮回。
前不久,当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党在宪法公投中庆祝“摘桃”之时,奥地利极右翼总统候选人霍费尔在总统选举中以7个百分点的差距惨败给前绿党主席范德贝伦,民粹主义一路狂奔的势头被踩了一个刹车。欧洲舆论认为,奥地利总统选举具有风向标意义。“民粹主义并非欧洲的宿命”——法国总理瓦尔斯的感慨响彻欧罗巴。
中间力量能否战胜极端民粹,荷兰、法国和德国今年相继举行的选举是试金石。美国《外交》杂志网站最近刊文认为,特朗普胜选“抬高了法国、德国和荷兰民粹主义者的期望”,但物极必反,在这些国家,“中间派可能都能站稳阵脚”。
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当下西方大国中“硕果仅存”的领导人,去年12月默克尔以高票再次当选基民盟主席,目标直指2017年大选。当前,混乱的欧洲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德国,需要一个负责任的舵手领航。民调显示,59%的德国民众欢迎默克尔再度参选。随着默克尔对难民和移民政策进行修正,其民意支持率有望继续上升。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此前尽管在地方选举中颇为得意,但想要在2017年联邦大选中挑战默克尔,目前看还差不少火候。
在另一个欧洲大国法国,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的领袖勒庞很可能进入大选第二轮投票,但法国舆论认为,中间派会在第二轮投票中联手支持她的对手,从而将她封杀。法国是欧盟的缔造国,欧洲一体化民意基础很深,鼓吹法版“脱欧”公投的勒庞难以放飞“黑天鹅”。
荷兰是欧盟创始六国之一。虽然维尔德斯所领导的荷兰右翼的自由党有望在3月的选举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在党派林立的荷兰政党体系中,要结成联盟才能执政。欧洲舆论认为,鉴于主流政党很可能会拒绝与自由党结盟组阁,维尔德斯届时也只能仰天长叹。
永远不要忽视理性的力量。“特朗普现象”正引发欧洲全民大反思,可以预料,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会抵制极端政党和政治人物上台。
尽管如此,极端思潮和民粹主义在欧洲锋芒仍在,与中间力量的角力依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欧洲政治的主旋律。究其根源,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等多重打击,曾傲视世界的欧洲如今日子不好过,难民与移民问题还在发酵,恐怖袭击阴影未除,许多民众把怨气撒到现政府和欧洲一体化上,这为极端民粹主义的崛起提供了丰饶土壤。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今年3月,英国将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同月,欧盟领导人将聚首意大利庆祝《罗马条约》签订60周年。分与合,理性与极端,两股力量的交锋与碰撞仍将在欧罗巴大地上继续。
标签: 欧洲;民粹主义;默克尔;政党;荷兰;欧盟;法国;德国;欧洲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