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空巢青年”是现象也是心态

北京青年报  毛建国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23日 15:41:29

更多

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 “空巢青年”一词近年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有关“空巢青年”的概念,其实早就出来了。有声音认为,“空巢青年”只是一个伪问题,其理由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为理想而打拼的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批又一批的奋斗者中,从来都不乏孤身在城市打拼的青年。

  确实,每个时代都有年轻的奋斗群像,“空巢”也是几代人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但要看到,时代已然不同,今天所讲的“空巢青年”,并不是一个虚妄存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有着这么多的“空巢青年”或者疑似“空巢青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从生存状态上讲,由于陌生人社会状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得益于或受困于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空巢青年”与过去相比,有着更强的孤独状态和感觉。这些“空巢青年”,大多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打拼,为了理想而在城市“漂”。由于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导致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当然,并不否认,有些“空巢青年”并没有想象中的悲情,有人甚至追求这种“孤单的滋味”,但必须看到,对于多数“空巢青年”来说,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一个有着梦想并且为梦想打拼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一个奋斗成为主流的社会是大有希望的社会。“空巢青年”的出现并非全是坏事,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个社会并非铁板一块,依然有着上升的空间,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为年轻人提供着流通的可能。大多数“空巢青年”有着奋斗青年的印记。奋斗的人生是最美丽的,尊重奋斗也是城市最美丽的色彩。对这些“空巢青年”的态度,影响着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城市应该正视、了解“空巢青年”,为其心灵“解冻”提供最大帮助。

  放眼未来,年轻人口的净流入度,将成为城市活力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在争取年轻人口特别是年轻人才上,大多数城市都自觉不自觉地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的甚至喊出了自己的口号。但是,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会自动拥有,也不会轻松拥有。很多“空巢青年”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坚硬外表之下依然有着柔软。对于城市来说,更应该走近“空巢青年”的身边,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所盼所愿,解决他们的所痛所忧。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关怀,就有可能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空巢青年”并非是一个伪问题,不仅应该引起学者关注,也应该引起城市关注。诚然,“空巢老人”更多是被动选择的结果,“空巢青年”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这种为理想为人生的主动选择,难道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理解,关心与帮助吗?网上有一句话,“但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关心空巢青年就是关心城市未来,城市应该扮演这种角色。供图/视觉中国

标签: 空巢;青年;打拼;奋斗;生存压力;受访者;孤独;社会调查中心;年轻人;陌生人社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235628038912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