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精神荒芜时代,最需对图书馆立法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传涛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4日 07:30:50

更多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 》 ,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原标题:精神荒芜时代,最需对图书馆立法

33.jpg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全民阅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

  今天是“世界图书日”,我国对公共图书馆事业进行立法,可谓意义重大。这不仅仅大大有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资源配置到位,更会确保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属性与开放性,必将对我国公民阅读现状有所改观。

  关于国人的阅读,目前来看,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阅读量普遍较少,精神荒芜。一个多年不变的尴尬数据是,国人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足5本。为此,有政协委员提议设立“全民阅读日”的形式来强化阅读。而关于阅读,李克强总理也是非常关注。“全民阅读”的概念,已经连续4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说明,“全民阅读”已经上升成为了国家意愿。

  二是碎片化阅读更是挤占了传统阅读的时间。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阅读已经指尖化、屏幕化。传统阅读与传统媒体一样,迅速衰落。虽然也有观点认为在手机上看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看一些客户端的推文,相当于阅读报纸和杂志,但更多的人认为,碎片化的阅读不严肃,语言系统杂乱,在一些价值观上也存在不正的现象。另外一个事实是,碎片化的阅读,让人远离了系统化的阅读,更有人直接认定为看手机不叫阅读。

  国人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国人的休闲时间、自由时间也是世界上比较少的,用于社交和工作的时间太多;比如,近些年以来的国人非常浮躁且功利,赚钱换更大的房子换更贵的车,是许多人的唯一价值取向,看书被当成是最无用的事;再比如,很多人认为,阅读是有文化的人做的事,像古代一样把读书认定为一种阶级特权……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说,就是传统阅读的式微,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落后不无关系。

  过去一段时间,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非常落后。有的县城没有图书馆;有的图书馆阅读环境和硬件条件非常差;有的地级市图书馆形同摆设;有的城市要求市民进入图书馆“过五关斩六将”;有的公共图书馆要收市民的阅读费……应该说,之前的公共图书馆,早已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去了公共的属性。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法治时代,将会规避一些当下存在的图书馆管理乱象,能够保障财政对于图书和阅读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开放性将会得到还原。公民进入图书馆的门槛将会降到最低,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也将获得可以预期的大发展,更可以想象的是,因为阅读量的提升,我们的社会可能会更具文人气质,社会文明也会得到提升。

标签: 时事评论员;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中国;国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4/W0201704237199295444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