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无人机“黑飞”屡禁不绝:立法存在缺失 监管滞后乏力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党小学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26日 15:31:21

更多

4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警方通报称, 3名男子因在双流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分别被行政拘留5天。在无人机使用上,提高技术监管能力,比如由企业在生产时内置“电子围栏” ,当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等禁飞区时, GPS会自动锁死,无法起飞。

  原标题:无人机“黑飞”屡禁不绝:立法存在缺失,监管滞后乏力

  4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警方通报称,3名男子因在双流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分别被行政拘留5天。这种放飞没有申请飞行空域的行为,即“黑飞”。4月14日至21日,短短8天时间里,成都已经发生多起“黑飞”事件。

  去年4月,因为无人机在监狱上空飞行和悬停,给监狱安全造成威胁,引起司法机关警觉,笔者当时就曾写过一篇评论《无人机监管法律空白亟须填补》。时隔一年,尽管民航部门出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法规,但“黑飞”现象不仅没有杜绝,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不乏给飞机航空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空拍摄、应急搜救、通信、交通等领域,但“黑飞”威胁航空安全,航拍偷窥侵犯隐私、泄露国家机密,发生坠落可能给地面人群、建筑物带来重大威胁。据民航部门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4起,2016年发生23起。成都最近发生的多起“黑飞”事件,就足以说明问题严重性,一旦造成机毁人亡悲剧,后果不堪设想。

  “黑飞”现象屡禁不绝,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

  立法存在缺失。虽然有一些规定,除民用航空法外,多为临时性、指导性规定,分散于各类规定之中,尚未上升到法律层级。法律制度滞后于时代发展,决定了法治往往慢半拍。对无人机的规范,立法还需再进一步,民航、空管、立法等部门应从生产、销售、注册、适航、飞行、监管等多方面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无人机飞行有法可依、依法飞行,从法律上保障空中秩序。

  操作者法律意识淡薄。无人机飞行,不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必须守规矩。驾车要有驾照、车辆行驶证,操作无人机同样离不开驾照、行驶证,并且要向航空部门申请飞行,即操作人员无人机驾驶执照、适航证书、申请飞行空域三者不可缺少。一些无人机操作者法律意识不强,一方面不知道无人机依法飞行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嫌麻烦不去申请飞行空域,一旦惹祸悔之不及。

  监管滞后乏力。无人机飞行,何时飞哪里飞,如果操作者不依法申请飞行空域,监管部门很难掌握,往往是出事后再追查,难以做到事前预防。那么,从源头上治理尤为重要。不妨从购买、使用环节加强监管,可把具备无人机驾驶执照作为购买资格条件,实行登记制度,类似于汽车管理制度;在无人机使用上,提高技术监管能力,比如由企业在生产时内置“电子围栏”,当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等禁飞区时,GPS会自动锁死,无法起飞。特殊的商品有必要实行相对特别的管理制度,以此治理无证驾驶,杜绝“任性飞”,保障空中安全。当然,还需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相互协作配合,加大监管力度。

标签: 无人机;飞行空域;飞行;操作者;法律法规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4/W02017042573111390216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