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痛哭流涕的感恩教育?这碗鸡汤我不喝!

来源:央视网
作者:评论员刘雅虹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5月30日 20:22:36

更多

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

  原标题:痛哭流涕的感恩教育?这碗鸡汤我不喝!

5.jpg

  近日,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听取感恩教育课程,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在这段视频里,演讲者用激昂的语调教育孩子要学会忍受母亲发脾气,“情绪如果不发泄出来,我们的妈妈就会得精神病”,“在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母亲……”伴随着该男子带着哭腔的演讲,一排排身穿蓝色校服的小学生们,坐在操场上或仰头或掩面集体痛哭。该校校长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感恩。

  看完这段视频的网友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其他国家的母亲就不伟大了吗?不忍受妈妈发脾气,妈妈真的会得精神病吗?……答案可想而知。这样让人啼笑皆非而缺乏常识的感恩“教育”能被学校引进并公开宣扬,不禁让人为这些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担忧。

  感恩是一种品质,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古今中外,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但绝不是标语口号式的灌输形式,也不是靠暴风骤雨般轰轰烈烈举办各种活动来体现的,更不是盲目跟风到了“教师节”“母亲节”才想起给自己的老师、父母发个短信、送个礼。感恩教育应该贯彻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要体现在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上,无论是在校内校外,家庭还是社会公众场合。要施教者(如家长、老师等)从内心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主动体验,形成自己的独立认知,而不是靠某个组织或机构搞几场表演上几节课进行“灌鸡汤”的教育。

  有研究指出:美国、日本等国家重视在实践上进行感恩教育。如日本要求学生亲自到父母上班的单位体验生活,美国也倡导按照社会现实进行感恩意识的培育,反对与社会脱节的传统的感恩教育方式,而我国目前的感恩教育仅仅侧重理论上的引导,着力于人的思想上的感恩教育,感恩“存于心而止于口”,在生活中的实践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对受教者内心的关注和习惯的培养,由此才会衍生出“集体给妈妈洗脚”“集体给父母跪拜”等形式化、过场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同时也让某些背后隐藏着商业目的、打着教育大旗的机构钻了空子赚足了眼球。

  日前,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明德论坛·成都峰会”上,与会专家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长期的思维、环境定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教育应该“摒弃功利,循着初心,回到原点”,这样才能传播健全的大教育观和科学育人理念方法。

  在儿童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的问题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著名的知情意教育理念,他认为: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笔者认为,这一教育理念应大力提倡并引入当今德育体系之中,也值得所有教育机构借鉴参考,如此才能避免表演式感恩教育的流弊,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标签: 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孩子;发脾气;母亲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5/W020170530724861651834.jpg